长征不让女同志参加的决定是如何改变的
2009年09月15日 12:05书摘 】 【打印共有评论0

“恩来,我们三人一块再复议一下吧?”

“可以,”周恩来认为自己可以反守为攻了,他以肯定的口气说道:“我已经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中心的意思是:在战局瞬息万变、稍纵即逝的特殊时期,还是集中比分散为好。即使发生了难以预测的变故,大家都尽了力嘛!”

“对,对!”博古几乎说出这句心里话,“防止有些人做我们‘三人团’的文章嘛!”

这件事情就这样作了结论。

接着,周恩来才进行战略转移的编队。他经过深思熟虑,征求意见后,决定把党中央和政府机关等编为中央纵队,也叫军委第二野战纵队,包括后勤部队、卫生部门、总工会、青年团、担架队等。为了防止敌人破译,又起了一个代号,叫“红章纵队”。从该纵队的组成成分来看,负责人自然就是中央组织部部长李维汉同志,因此任命李为“红章纵队”的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然后,他又决定将军委、红军总司令部及其直属队编成军委第一野战纵队,代号为“红安纵队”。该纵队是首脑机关,也是红军进行战略转移的总指挥部,故任命副总参谋长叶剑英同志为“红安纵队”的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虽说博古、张闻天、周恩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李德等领导都编在“红安纵队”中,但他考虑到具体情况——也很可能想到了要回避不必要的猜忌,又把张闻天编到第一梯队,与“三人团”在一起行军;把受伤的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编在第二梯队;把大病未愈的毛泽东编在第三梯队,与警卫班、马夫、挑夫、担架队一起行军。这样一来,既达到了不把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分散到各个军团去的要求,也使博古、李德去掉了不必要的担心。事后追论:周恩来真是一番苦心啊!

但是,这时的周恩来绝不会想到,他的这一良苦用心很快就形成了一个以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为代表的新的“三人团”,为遵义会议的召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此乃后话。

至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第二条意见:不要一概地反对女同志随军转移。由于博古、李德在此问题上也有一本难念的经,周恩来一提出,博古就说:

“可以,请有关单位先拟个名单,交由中央批准。原则是:要少而精。”

这样一来,毛泽东的夫人贺子珍、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博古的夫人刘群先、李德的中国妻子萧月华、李富春的夫人蔡畅、李维汉的前妻金维映(即阿金)、邓发的夫人陈惠英以及李坚贞、刘英等一批女红军骨干得以随军转移,总计三十人。

周恩来立即电告正在指导红军战士在于都河上架浮桥的毛泽东同志,请他立即赶回瑞金,安排好儿子小毛,与贺子珍一道参加转移。

这时的毛泽东虽然大病未愈,但他想的是兵贵神速,红军在突围转移中才能少受损失,而能否尽快架好于都河上的浮桥,又是红军突围的首要问题,故他毫不犹豫地命令警卫员吴吉清:

“你立即赶回瑞金,请子珍把小毛托给我的弟弟泽覃和他的妻子贺怡,做好转移的准备。”

吴吉清深知毛泽东最喜欢儿子小毛,他们父子这一分别何时才能相见,那只有天知道了。因此,他近似请求地说:

“我看,你还是回瑞金一趟吧!”

“为什么?”毛泽东不高兴地反问。

“你应该再见小毛一面。”

“你怎么也变得这样婆婆妈妈了?”毛泽东猝发无名大火,但是当他再一看吴吉清的表情,遂又强忍住因过分想念小毛而发的火气,低沉地说,“去吧,如果小毛问起,就说我和子珍会很快回来的。”

吴吉清离去了,毛泽东又带病指挥红军战士架浮桥去了。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王朝柱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