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平政街节孝巷中共云南特别支部旧址
“倒唐”——不可能的任务?
党组织成立后,云南特支首先面临的重大任务就是推翻唐继尧政府。因为当时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两党的目标都是进行民主革命。唐继尧雄踞云南10年之久,羽翼丰满。刚刚诞生的云南党组织在强大的唐继尧军政府面前,看起来非常弱小。一方是手握大权、拥兵数万的云南最高统治者;一方是手无寸铁、势单力薄的革命者。要想“倒唐”谈何容易,简直像是“不可能的任务”。
大家一块分析形势——唐继尧政府虽然强大,但内部也绝非铁板一块,唐手下的4员大将(蒙自镇守使胡若愚军长、昆明镇守使龙云军长、昭通镇守使张汝骥军长、大理镇守使李选廷军长)同唐继尧之间也有矛盾。如果团结社会各阶层造成一致“倒唐”的舆论氛围,同时策反胡、龙、张、李,促成4个镇守使联合发难,完全可以将唐拉下马。
周霄和蒙自镇守使胡若愚的侄子胡问津曾是要好的同学,于是周霄自告奋勇,到蒙自去游说胡若愚。周霄到蒙自,住进旅馆后就给胡问津写信,约他到旅馆见面。周霄告诉胡问津他的来意,胡问津表示愿意帮忙,并拿着周霄“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的名片回去交给叔父,让周霄在旅馆等着约见。
谁料胡问津一去杳无音讯,周霄在旅馆等了七八天,也不见有人来找他。周霄开始分析:胡若愚为什么不见他?并不是反对革命,不然绝不容他住在蒙自,就是不把他抓起来也要把他赶走。胡若愚既不赶他走,也不见他,说明心里正在矛盾动摇中。于是周霄决定冒险一闯镇守使官署,当面晓以利害,促使胡若愚“反唐”。名片传进去后,胡若愚即邀请周霄到大花厅座谈,态度十分客气。寒暄已毕,周霄逐渐把话题引向时局,胡若愚只是打哈哈,也不表露观点。周霄索性开门见山,表明来意。胡若愚神色郑重起来,起身请周霄到小花厅内他的办公室密谈。周霄此时料定,胡若愚已有反唐之意,只是尚有顾虑耳!
果然,密室落座,胡若愚谈到了实质性问题:“周先生,云南一向是唐公主政,如果改为民主政权,何人负责?”
周霄明白,胡若愚是担心“倒唐”后自己能否得到好处。于是说:“民主政府是由多数委员组成,但民主之后还要集中,委员会决议交主席执行。主席一职由委员中资历最深、声誉最隆之人担任。”说到此处,周霄话锋一转,“以胡军长资历而论,当在各军长之上;而声誉一项,只要军长实行革命,自然得到人民拥护。现在革命已是大势所趋,军长当审时度势,不落人后才是——只要不让旁人夺了首功,主席一职定在掌中。”
一席话说得胡若愚疑虑全消,当即表示支持革命,并请周回到昆明在国民党和各社会团体方面为他多多美言。这样周霄的任务圆满完成,辞胡回昆,向云南特支汇报。同时昆明方面,也由吴澄通过她与龙云夫人曾是“结拜姐妹”的关系,说服龙云支持“倒唐”。
将策反进行到底
4大军长搞定了两个,大家群情振奋。昭通镇守使张汝骥那里,一直是由云南省立师范教员李子固(腾冲人,艾思奇的叔叔,后也被吸收入党)来游说。李是讲武堂第一期学员,与张汝骥有旧交,经他与张多次恳谈,张已动心,但因为没有见过国民党方面的人,还有些犹豫不定。得知这种情况,李鑫决定,由黄丽生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身份见一见张汝骥。
1926年年底的一个晚上,李子固带着黄丽生来到一丘田(即登华街下边)张汝骥的公馆。黄丽生一身西装革履,一副特派员的派头。张汝骥见到黄丽生非常殷勤,请黄坐在他的烟榻之上,并传以“司令”牌香烟。香烟袅袅中,张汝骥开口说道:
“兄弟对孙先生的革命事业本来是崇拜的,但唐公对兄弟有知遇之恩。现在唐公被一群宵小所惑,弄得怨声载道,成为众矢之的。我虽不能救唐公于危亡,也不能以下犯上,落得一世骂名呀。所以兄弟实在是有所顾虑,今日黄同志前来,恳请赐教。”
黄丽生当即说:“说到以下犯上一层,更可不必多虑。古时成汤伐夏、武王诛纣,历史上只说他们吊民伐罪、解民倒悬,何尝说他们以臣欺君?军长今日举旗革命,乃是保卫地方,爱护百姓,不仅不会落下骂名,反而会青史留名,为万世敬仰!况且胡、龙两位已决心靠拢革命,军长又有何顾虑?”
黄丽生慷慨陈词、侃侃而谈,纵苏秦、张仪再世,也自愧口才不如。一番话说得张汝骥心服口服,当即站立起来,猛饮一口茶道:“好嘛,好嘛!既是二、五两军都要干,我也绝不后人。今晚黄同志说的话很对,我决定和胡、龙两军长共勷义举!”
争取到张汝骥后,李选廷不久也表示支持革命。云南特支又策动教育会、学生联合会、妇女励进会等分别派代表到4个镇守使官署请愿,于是4位军长之间信使往还,秘密聚商,调兵遣将,不遗余力。1927年1月间,各方面军队已部署完备。2月6日,胡、龙、张、李齐聚昆明,4人领衔迫唐下野,重组政府,还政于民,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二·六”政变,硬是把唐继尧从“西南王”的宝座上拉了下来。
“二·六”政变后,党中央派王德三带领十多名党员来到云南,将云南特支改组为中共云南特别委员会,分设了组织、宣传、工运、农运、学运等部门,更广泛的革命斗争在云岭大地蓬勃地开展起来。(云南政协报)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编辑:
梁昌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