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种观念和思维方式在一些人脑子里依然存在,这是中国近代的习惯性的思维传统。牛仔裤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能穿的,因为牛仔裤跟资产阶级是联系在一起的,包括披肩发。这套思维现在逐渐在淡化,毕竟是文明了、进步了,但进步来之不易。
记者:你说晚清曾有过政治体制改革,并走上民主宪政的机会,但是每次都被它放弃了。就你分析,这机会出现过几次?
雷颐:戊戌维新是一次,后来的1905年的新政又是一次。但是它一次次地错过,一次次地放弃了机会,它总是在下一步才做上一步应该做的事情,总是应该做它不做,等到被打了它才做。不搞政治体制改革实际上危及的是它的王朝本身。
拿海军衙门来说,在有了近代海军以后,一定要有一个海军司令部。但是清政府就是不肯成立,他认为引进军舰已经是一种让步了,你要成立海军司令部,这就是政治组织架构上的变动了,破坏了中国吏户礼兵刑工的传统架构,你连组织结构上都要学西方了吗?其实日本的明治维新,首先设立的就是海军大臣、海军衙门,在这一点上李鸿章跟左宗棠意见一致,都认为中国应该设海军衙门。建立海军衙门实际上是把海军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来,就这样清政府都不愿意。当时中国仅有的几支海军: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建水师都是地方官建的,地方官员在意志和利益上又难以统一,实际打仗的时候,没有统一的指挥,很难彼此协调配合。等到1885年福建海战,马尾水师被法军彻底打败,李和左分别上奏折,清政府这时候才勉强同意设立海军衙门——它总是要到吃了大亏以后再作政治体制上的让步,而这时候往往已经晚了。
跟对人的官场文化
记者:对你来说,解读奏折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通过细节发现一些深层次的、大的东西。
雷颐:我这次通读奏折,发现很多这样有趣的东西。慈禧60大寿,用海军军费修颐和园,慈禧那么大权威,她从哪里都可以弄到这笔钱,为什么她非要动用海军军费?正好我读到1891年李鸿章给海军衙门的一封信,在这封信里找到了答案。这封信叫《谈路灯新事并催拨路款》。慈禧这个人很讲享受,她以保守著称,反对革新,但是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奢侈品,她都有,颐和园的电灯,都是德国最先进的电灯,由北洋大臣李鸿章负责进口,于是这封信里前面都是说如何找了个德国专家,电灯该如何安装……信的最后才提到,主张中国修铁路,打通山海关,修从东北到沈阳的一条战略铁路。从这个细节,就可以看出清政府政治的腐败——先得把老佛爷哄高兴了,最后才能提几句,修路缺多少钱,能不能赶紧拨过来?你要找档案,你根本找不到慈禧动用海军军费的任何书面的白纸黑字的证据,只有海军衙门给打的一个报告,里面说我们现在要训练海军,要在北京挖一个湖来训练海军,修昆明湖,其实就是给慈禧修园。用昆明湖来操练现代海军,这不是一个笑话吗?这就反映出中国政治的一个传统。我们都知道,外国的国会辩论最激烈的就是财政预算,钱怎么用。统治者应该从中吸取教训,慈禧以为自己是天下的最高统治者,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当统治者开始随便乱花钱的时候,最后受损的还是他自己。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相关新闻
编辑:
梁昌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