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朝是一个色彩鲜亮的时代,为刻板的清代注入活力。康熙的生活中来往着各式各样的满洲人、蒙古人、汉人以及周边属国的使节与欧洲各国的传教士,康熙与他一手打造的大清帝国沉浸在积极进取的时代氛围中。他年复一年地在京师与木兰围场之间奔波,大部分时间都在避暑山庄度过,他的大墙围住了一片古朴清雅北方民居一样的殿堂、山岭、碧水、嘉园。这时的避暑山庄似乎被康熙皇帝刻意隐瞒了其政治意图,但避暑山庄在地理和军事、政治方面的意义却早已凸显。
武烈水河谷直达清王朝的发祥地,是东北的门户之一。同时,在此兴建热河行宫,可俯视关内,南制天下,北控蒙古,东通辽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所以,在热河营建这座山庄别苑,不仅是皇帝要在这里消暑,更主要的是清王朝极欲实现其安抚国内少数民族和各游牧部落的政策,以怀柔方式保障中国各民族的和睦与领土的统一。到了乾隆年间,康熙皇帝留下的这一切开始全面地发挥作用。但在最初的岁月里,避暑山庄从容、波澜不惊地沉睡在山水之间,它好像没有那么沉重的历史使命,似乎只是康熙晚年的温柔乡。
木兰围场的设置与避暑山庄的建立是为了达到康熙皇帝“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政治目的。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皇帝在避暑山庄所在地设置了热河厅,同时表示:“后世子孙,当遵皇考所行,习武木兰,毋望家法。”雍正十一年(1733年),改热河厅为承德州,“承德”之名自此始。“承德”一词来自《尚书·周官》:“六服群辟,罔不承德,归于宗周,董正治官。”意为“承受德泽”。到乾隆时期,避暑山庄重新启用,而且又开始大规模扩建。避暑山庄第二阶段的工程从乾隆六年(1741年)持续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在此期间,山庄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增建宫殿和多处精巧的大型园林建筑,山庄周围的寺庙也相继建造完成。寺庙的建造使这里更加得以发挥联络蒙古各部,抚绥各少数民族贵族,促进各民族融和的作用。
最终建成的避暑山庄界墙内约占地五百六十四公顷。乾隆皇帝效仿祖父康熙,在山庄内以三字为名又题了三十六景,与康熙的三十六景合称为避暑山庄七十二景,取道家“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寓意:
1.丽正门 2.勤政殿 3.松鹤斋 4.如意湖
6.青雀舫 5.绮望楼 7.驯鹿坡 8.水心榭
9.颐志堂 10.畅远台 11.静好堂 12.冷香亭
13.采菱渡 14.观莲所 15.清晖亭 16.般若相
17.沧浪屿 18.一片云 19.萍香沜 20.万树园
21.试马埭 22.嘉树轩 23.乐成阁 24.宿云檐
25.澄观斋 26.翠云岩 27.罨画窗 28.凌太虚
29.千尺雪 30.宁静斋 31.玉琴轩 32.临芳墅
33.知鱼矶 34.涌翠岩 35.素尚斋 36.永恬居
避暑山庄的建造过程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动工兴建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最后一项工程竣工,这一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皇家园林的诞生跨越了八十九年的漫长岁月。乾隆朝最终建筑完成的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
宫殿区位于山庄东南部,地形平坦,景色秀丽,如同江南,是皇帝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占地十万平方米,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组成。正宫建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至五十二年(1713年),为九进院落的建筑群,占地一万平方米。乾隆十九年(1754年)重新修缮并改建。由丽正门、午门、阅射门、澹泊敬诚殿、四知书屋、十九间照房、烟波致爽殿、云山胜地楼、岫云门以及一些朝房、配殿和回廊等组成。宫殿区分前朝、后寝两部分。前朝是皇帝处理军机政务的办公区;后寝是皇帝和后妃们日常起居的生活区。松鹤斋在正宫东,有七进院落。万壑松风在松鹤斋之北,为乾隆幼时读书处,由六幢大小不同的建筑错落布置。东宫的前面宫墙上另辟大门,称德汇门,为重台城门,形制与丽正门相仿。
宫殿区主殿为澹泊敬诚殿,面阔七间,进深三重,建在大理石砌筑的台基上,为青砖布瓦卷棚歇山式建筑,不饰彩绘,古朴典雅,庄重肃然。大殿全部由珍贵的楠木建成,因此俗称楠木殿。每当夏秋阴雨天气,可嗅到楠木的幽香。“澹泊”二字来自于《易经》:“不烦不扰,澹泊不失”,诸葛亮在其《戒子书》中说,“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康熙皇帝题“澹泊敬诚”这四个字,含蓄地表达了他“居安思危,崇尚节俭”的思想。大殿外檐悬三块金漆雕龙诗匾,中间的诗匾写于嘉庆元年(1796年),这是乾隆皇帝当太上皇第一年,时年八十六岁。诗文为:
祖功避暑建山庄,夏五来临岁以常。
佳蔚屡沾昨真渥,浓云复作晓淑凉。
骋观农景时晴好,兼意旅情减泞良。
岭过广仁看色喜,今居太上耀辉光。
至避暑山庄成什丙辰仲夏月御笔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石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