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萧衍的菩萨梦:走火入魔遥不可及
2009年10月24日 10:32《百家讲坛》杂志 】 【打印共有评论0

“欲谈无佛,应设宾主,标其宗旨,辩其长短,来就佛理以屈佛理。”萧衍气定神闲,一挥手,义愤填膺的僧俗名流六十多人轮番上阵,气势汹汹地扑向了愈发苍老的范缜。然而结果却令萧衍大失所望,尘埃落定,胜者仍是范缜。

萧衍麾下的顶尖力将、东宫舍人曹思文沮丧地哀叹:“情思愚浅,无以折其锋锐。”而范缜自己记述说,在这场更大规模的论战中,他“辩摧俗口,日服千人”。

令见惯了后世文字狱的人们意外的是,萧衍并未用皇权报复这个可恶的异端,没有任何的贬黜,甚至连范缜的《神灭论》都不曾加以封杀或毁禁。他可能认为:范缜毁灭的,其实是他自己,他一定会为自己的执迷付出代价,冥冥中的惩罚远比尘世的酷刑可怕得多,苦海须得自渡,所以不必自己出手,还是让他安然享完阳寿,养足力气去领取该来的果报吧。

侯景作乱时,范缜已经病逝三十多年。如果说萧衍认为范缜要在身后才受到报应,令他万万没有料到的是,自己在垂暮之年,居然活生生地陷入了地狱。

侯景性格残暴,喜好杀戮,杀人常先斩手足,再割舌、劓鼻、剖腹、挖心,慢慢折磨。攻下台城后,他立了一个大舂碓,看谁不顺眼就活活捣死。经过长时间的围困,城内已是横尸满路,无人瘗埋,腐臭熏天,烂汁遍地。侯景下令,将尸体垒成一堆放火焚烧。被焚烧的不限于死人,尚书外兵郎鲍正病在床上,也被拖出扔入了尸堆,可怜他在火中挣扎了很久才断气。

烈焰熊熊,魔影变幻,牛头马面狰狞咆哮,挥舞刀叉狂蹈跳踉,萧衍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庄严佛国,顿时变作“千里绝烟、白骨成聚”的人间地狱。

世间最残酷的莫过于在生命的尽头,当着你的面将你毕生的心血击得粉碎,萧衍便承受着这样的剧痛。然而,在这种终极打击下,望九高龄的萧衍却表现得出奇的坚强,甚至可以说,他末路的演出,为他被后人目为颟顸昏庸的后半生描上了难得的一抹亮色。

城破当日,侯景进宫去见萧衍。萧衍端坐文德殿,侯景以甲士五百人自卫,带剑上殿。假惺惺地行礼后,萧衍问道:“你在军中很久了,有什么功劳?”侯景满头汗出,不敢仰视,竟说不出话。萧衍又问:“你是哪里人,为何敢到此处?”侯景还是对不上来,只好由属下代答。只有后来讲到攻城军队数量时,侯景才镇定下来应对自如。整个过程,萧衍神色始终不变。

见面出来后,侯景对人说:“我平常据鞍对敌,矢刃交下,而意气安缓了无怖心。今日见了萧公,却颇为自慑,难道是天威难犯?—我不可再见他了。”侯景果真没有再见过萧衍,只是将他软禁。

被软禁期间,萧衍对侯景的各项布置明言反对,太子哭谏求他不要过于逞强,萧衍大怒,痛斥了他一顿。有一次听人提起侯丞相,他立时发火,叱骂道:“是侯景,不是什么丞相!”吓得在场的人都面无人色。

从这些言行看来,萧衍的精神支柱仍未崩溃、信念也未动摇,与史书所载“虽在蒙尘,斋戒不废”相印证。或许,也就是这种从坚定的信仰中汲取的力量,才能使杀人不眨眼的侯景在这位手无寸铁的衰朽老翁前心生畏惧。

听说萧衍的言行后,侯景大怒,于是限制他的日常饮食供应。毕竟年事已高,又连饿带病加生气,在被囚禁了50天后,萧衍闭眼西去,临终前曾想喝点蜜水,却被看守拒绝。

50天,有足够的时间去反思一生,然而,既然他最终也没放弃佛教,那么就不会从佞佛乱政的角度去思索问题,他竭力想寻找的,只能是一个为何诚心兴佛却无善报的解释。在那些度日如年的日日夜夜中,萧衍定在苦苦思索:为什么自己连范缜都不如,到头竟落了个现世报?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郑骁锋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