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有名的孟尝君,放债的年息收入就有十万钱,靠着放债成了大富豪,白养了三千门客。过去我不知道这个,以为他是生性豪侠、出手大方,后来才知道他的钱来得这么容易,换了是谁,谁也小气不了。
那时候高官也公开放债,法律不限制。晋国大夫栾桓子,就是放高利贷的好手,名义上是借款给人家,实际等于受贿。有人不缺钱花,为了向他行贿,就故意跟他借高利贷,“上贡”的钱就以利息的名义,名正言顺地送给他了。
这招数不可谓不高明。可是,瞒得过老天,瞒不过众人。他的名声因此很不好,官场和民间都认为他是“失德”。
不过,春秋战国时的政治家,也不都是财迷。
有的人眼光就看得比较远。有一次宋国发生饥荒,大夫司城子罕就建议,国君应该“出公粟以贷”,也就是把国库的公粮借给饥民。他还建议,要命令高官们自己也要出血,把自家的粮食也贡献出来。司城子罕不光叫别人这么做,自己也带头,借给穷人粮食不记账——愿意还不还,他根本就不打算收回。
这一来,饥民可算见到了大救星,《左传》上说,粮食放出来后,“宋无饥人”。
在宋国的另一次灾荒中(这宋国真够倒霉的),公子鲍还把自家粮食全部拿出来,借给贫民。
《国语》里记载,“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就曾多次下指示“弃责”。楚共王、晋景公、齐景公,都实行过“已责”措施。“已责”,就是终止债权债务,跟“弃债”是一样的。
这些政治家们,脑子并没进水,他们知道老百姓最需要什么。他们也知道,有一种财富是无可估量的,那就是民心。他们不过是豁出一点钱来,“收买民心”。
老百姓是知恩图报的,贤明的政治家们这么干并不白干,公子鲍就因为舍小家、帮大家,后来当上了宋国的国君,是为宋文公。
要是你光跟人家握握手、摸摸人家小孩脑袋,就指望百姓对你感恩戴德,那不是太幼稚了?
齐国有个田桓子,准备夺取政权,在借给贫民粮食时,大斗借出,小斗收回,不仅不考虑利息,连本钱也没打算全部收回。
孟尝君的门客冯谖,主动要求去替孟尝君收债。他到了薛城,让官吏把欠债的人都召来,逐个核对了“别券”,而后一把火烧掉。欠债人喜极而泣,“民称万岁”——这该给孟尝君争取到了多少民心!
如果“口惠而实不至”,光是嘴上说要富民,却一门心思要把老百姓兜里的闲钱给挖走,那怎么能坐得稳?
春秋战国时代的国君和高官,就是这样,有笨的、也有聪明的。那时的老百姓,生活得是好是坏,就看碰到的是什么样的主子了。
孔子在财经史上只是一名小角色
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人——孔子,在我们这个钱的历史上,也有一席之地。不过在财经方面,他可不是什么“至圣先师”、“文宣王”,而是个兢兢业业的基层小干部。
孔子的出身,最早先是宋国的王室,甚是了得。后来祖先在###中失利,逃往鲁国,渐成破落贵族,
他的父亲,史籍上习惯称为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的一个武官,战功赫赫,还创造过以双手托起千斤闸门,掩护战友撤退的奇迹。这个事迹,几千年后让鲁迅先生激动不已,很想自己也做一回肩扛闸门的猛士。
但是历来这样拼死命干的人,往往官都做不大,孔子的父亲终其一生只做到“乡邑大夫”。这个官,好听而不中用,比屈原那个“大夫”差得远,只是个乡镇级的小官。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卢晓刚
编辑:
刘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