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近闻(经批准)有天津知青自费在围场县城立碑,正面碑文为“青春万岁 --天津知青”;反面“遥卜当年,津门四千学子,北上围场,与父老乡亲同甘共苦,血脉相承,悠悠四十载,伊水情长,第二故乡,永生难忘 乙丑仲夏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成立20周年特敬赠天津北部山区叠层石一尊,以志贺忱,敬祝围场人民身心健康,生活富足,民族团结,雨顺风和。祈愿社会和谐,进步 发展之大业永固 天津知青贺赠 公元2009年7月”。
震撼我心:当年翩翩少年,现已霜染两鬓,经历难望!吾亦其中!
文革期间城市插队知青到哪里的都有,但四川、围场这样穷乡僻壤、原始大山确属最为穷困艰苦的了。我看过好几本四川知青的写的文集着作,感同身受,但少见围场知青回忆文章,情不自禁,写以下文字,寄语当年“津门四千学子”: 在“文革”这个特定历史时代,我们自己亲历的这段在围场这个特殊环境中的磨难,如果我们自己不去记录,就将永远湮没无闻,我们自己的后代,也可能永远不能了解我们的经历、理解历史。忠实地记录这段历史,是我们肩负的责任-重大的责任:不仅“天津知青纪念碑”应在围场矗立,我们的文字也应当流传下去……。
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围场县1989年改称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至今仍是国家级贫困县。历史上曾属东北四省之一的热河省,前为清帝猎苑,从19世纪中叶(1862年)开围垦荒,至今不过140余年。
文革知青上山下乡,是一个全国性的运动。但去围场的知青所处的地理人文环境有其特殊性,异常艰苦,知青所受磨难,常人难以想象。
围场县地处长城口外,地处偏僻,境内群山逶迤,丘陵起伏,气候严寒(1957年1月历史最低温度为零下42.90c)。知青下乡的1969年,全县的农业、工商、交通、医药、邮电、文化、教育等经济文化状况仍旧极其闭塞落后。全县以农为主,秦锄汉镰,水井石碾,老牛木车,石壁茅屋。无电、无机械、无柏油路,农业生产全靠人力;产五谷土豆,无小麦稻菽。因无霜期短,少蔬菜,无水果,农民生活、生产资料除布、铁、盐、煤油(点灯用)需境外运进,其余需求全部依赖本地物产。人民贫穷,文化落后,普通生产队,连的当地小张报纸也见不到,也没有有线广播。
一农偶去承德数天,归后感慨:如果住城市,宁可少活三十年!当时承德,不过有自来水,有电“一条马路一座楼”而已;一老农遇知青照相,曰,此前只照过一次相片-日本良民证而已!(“918”事变后,围场属伪“满洲国”地);一农妇偶出深山沟,远望公路载牛汽车,,奇怪牛在车上是怎麽拉车的?;当地一小青年认真的和“知青”争辩:人生下来就身上就有虱子嘛!……..从没见过汽车、机器、文艺表演;没吃过大米白面、没出过山沟的山民,大有人在。衣至多不过一衣、一裤、一鞋而已,全为家缝,并无内衣、裤衩、背心,冬夏如此。
天津知青赴围场数千,多是未成年的文革“初中毕业”生,自小生长近代城市,突跌深沟,几近原始,重体力劳动蓦然加身,上工刨粪薅苗,锄禾背地,收工砍柴推碾,挑水做饭,劳作无休,腰弯手屈,生活拉屎棍刮,虱虮遍身,酷寒难耐(知青屋大都屋壁结冰,终冬不化)!无报纸,无广播,无钟表,难知日期,恍如隔世。续后更兼全无收入,缺柴少油, 71 年秋霜冻,几近绝收,第二年春,有知青点甚至断粮,亦没人管。
山高路远,风雪冬长,茅屋豆灯,孜然孤身,不有收入,温饱难求。不少人因劳、因境至伤,至残,至今身存。
围场知青!生存有虑,前途无望,世态炎凉,身心具创!
围场知青!环境恶劣,坏人做祟!自生自灭!自杀者有之,神经者有之,自残图病退者有之,甚至有以为虽牢狱之苦,好于其境,策化犯罪,为脱离之道者!
凡有此经历,虽然不过一、二年,无不念念不忘!文革浩劫,害及青年!思之凄惨!
幸赖邓公,拨乱返正,顺应民意,知青回城。改革开放,中国巨变,围场举变!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文明大潮,不可阻挡,曲折百回,终要进步!
历史教训,应思应记,文革浩劫,不复来人。病定思痛,求民主、取文明!。
时隔四十余载,“天津知青”,家乡制碑,立于县城,碑文烁烁:“青春万岁!”--万岁!青春。
2009年9月30日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夏中生
编辑:
刘延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