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夏中生:下乡杂忆
2009年11月09日 16:05凤凰网知青 】 【打印共有评论0

(三)………….

1979年,我刚从插队的山村“病退”返津后,近两年的时间,几乎隔三差五就要做同一个噩梦:别的“知青”都走了,只剩下我一个人陷在老山沟里,“今后怎麽活呀!”,一急,醒了。十年上山,身心俱创,刻骨铭心。

那时,在我插队的山沟里还有一个出身不好、在“文革”中家庭受到冲击的北京男知青(高中生,现在承德),婚后爱人(承德知青)生小孩时难产,母子命悬一丝,就是请不来相距五里、位于平川公社唯一的一个“国家职工干部(当地人对脱离农门的公职人员如售货员之类人的统称)”女医生,这个男知青急的躺在地上嚎啕大哭……。另一个同校同学,来时也就15岁,以后找了个当地媳妇,穷的连回家路费也没有,几年不能回津探亲;生下第一个孩子没几天就得肺炎死了………。知青年少力薄,不谙农活(不少人连山都是头一次看见),那时这里没有任何机械,也没有电,农业生产、伐木砍柴、推碾盖房等等全靠上千年延续下来极重体力、极低效率原始劳动方式。我们下乡第二天就去一佰多斤的重口袋。加之营养不足、气候严寒、缺医少药等,很多人因劳落下病残,至今伤痛!真比农民还不如。虽然上面发过有数几次“重视、作好知青工作”的文件(包括毛泽东对李庆霖的复信),不过文件而已,啥事不管。有一次,公社为了“贯彻”上头有关知青指示,派大师傅(做饭的普通农民)来“慰问知青”,中午我们扛着锄头收工回来,疲惫不堪,饥肠辘辘,赶紧挑水烧火,淘米切菜(米为小米,当地只在春节期间卖给每个农民两斤白面,有一年我们回家过年,还叫生产队长吃了;菜,酸菜土豆加盐而已,往往嘴里还没嚼完就吆喝上工了),此人正在炕上呼呼大睡,叫醒问明白了,还得多作一个人的饭………“今后怎麽活呀!”确非虚语。

以前我曾看到鲁迅先生讲过,青年到民间去,从民间回来以后就会醒悟世事意思的话,不能理解,下乡回来总算知道了一点意思,如果不彻底改造中国社会痼疾--几千年沿传下来的虚伪、欺瞒、失人性、人吃人、冷酷、不民主等封建传统(在“文革”中,这些黑暗披着“革命”、“无产阶级”等红色外衣荼毒人民,近年更以拜金主义赤裸裸表现出来),不彻底清除这些东西在中华民族思想上的烙印,不彻底铲除产生这些理念的环境,树立全民族的现代人文、民主理念,中国永远也不能得到真正的进步,真正走向文明(这点鲁迅先生多次指示过)。

饱受上山苦难,痛感世态炎凉,青春无端被耗,实难哑口无言。看了一些知青文集,大都心同此境。

知青,在“文革”中一下子从城市抛到社会最低层,年少而历磨难,更使得他们能看到社会、人世的“真面目”。真实记录历史,深刻反思历史,对于我们的子孙后代的进步、文明、幸福,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进步,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的意义,记录知青历史,亦具此义。

(四)

难 忘 的 一 幕

以下内容是和我同组插队的同学XX(天津知青,已在县城安家)在长途电话中对我讲的:

前几天,我路过县城一个商店,正在播放一首“文革”中流行的一首老歌,歌名我忘记了,歌词是“….不献青稞酒呀,不打酥油茶呀,也不献哈达,唱上一支清澈的歌儿献给…….”听着这熟悉的曲调,我突然想起了什麽似的,奥,三十多年前的一件往事,一下子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大约是在1972年3月份吧,那时我作为天津知青到河北省围场县牌楼公社牌楼大队第九生产队插队已经两年多了。一天早上,我冒着酷寒去二十多里外的“城子”邮局(这是方圆几十里地唯一的一个邮局)取家里寄来的包裹。走了四、五里地,出了沟门,又从白花花的冰上走过一条河,就到了位于大川的七队,这里是全公社的中心,汽车站、供销社、卫生院都在这里。我要到汽车站等候搭乘每天上午唯一的一趟从围场县城到内蒙多伦县城的长途汽车到城子,办完事再走回来。

当时连柏油路也没有,所谓汽车站,就是在土、石铺成的公路上的一个固定侯车点。刚到那里,就见围了几个老乡,我一眼就看出中间是一个和我一边大的天津男知青(这从穿着上可以看出来,当地的农民大都只有一身家做黑布棉衣,没有裤衩、背心、衬衣),他面貌周正,皮肤白哲,正手舞足蹈、非常认真的反复在唱“.….不献青稞酒呀,也不献哈达,唱上一支清澈的歌呀献给……”

我有点诧异,这不太象是在“宣传毛泽东思想”呀?!再看,眼神也不对,表情异常。旁边还有两个陪同的天津知青,我赶忙过去问个究竟:这是怎麽回事呀?!

都说天津话,见面自然亲切,现在还能够回忆起来的是:这个唱歌的天津知青名叫宫本兴,和哥哥一起在相邻牌楼公社北边的孟奎公社插队。解放前,宫父曾任国民党军队师长,其母是日本人。就在前些日子,哥哥因无法忍受出身、环境的重压,对前途绝望,竟自杀了。宫本兴连急带刺激,一时想不开,成了神经病,成天没完没了的就这麽连唱带舞的。现在由人护送回津(要先乘长途汽车到围场县城,转天从围场县城仍乘长途汽车去承德,晚上倒火车到北京,再从北京回天津)。

一阵寒风忽地袭来,打在脸上象刀刮似的疼,黄土漫天,我不禁往下拽紧了皮帽……“.….献给亲人金珠玛…….” 宫本兴还在那里犹自唱跳……。

我一阵心酸难受……,唉,……

此后,我再也没见过宫本兴,但一想起来,心里就发紧。

“….唱上一支清澈的歌儿献给…….” 歌声还在县城的街道上回荡。

……

(五)

一个的天津知青80年选调到县办企业,老婆是当地农民。以后企业黄了,此人下岗(比农民还不如,农民还有块土地),无生活来源,两个孩子,一个男孩在天津上初中,一个女孩初中毕业后就去北京郊区打工了。偶遇,见其人满手老茧,背躬衣破,形同老农,其家徒四壁,年逾五十,还想到北京“打工”…….。

闻之惨然,“上山下乡”的噩梦对这些人来说确实没有结束。“献了青春献子孙”,毁了一辈子。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夏中生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