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中东战争纪实
2008年12月31日 15:55《坦克装甲车辆》 】 【打印

尾声

这场战争是在美、苏两个大国那不希望中东燃起战火的时期发生的。当时,苏联正身陷匈牙利动乱之中,美国正忙于选举总统。所以战端一开、美、苏两国却不谋而合地一致采取强硬态度,苏联声称如不同意停战将不惜对英国本上实施核攻击,美国则命令其全球驻军进入战备状态相要挟.英、法政府在美苏的强硬态度面前屈服了。

英、法两国此次作战,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都遭到彻底的失败。不仅未达到军事目的,在苏、美压力下于12月狼狈撒军,而且艾登首相还被迫辞了职。尽管如此,英、法在作战中,使用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一举夺取制空制海权;使用空降、登陆部队突然攻击等做法还是可圈可点的。

以色列虽然生存在大国夹缝中,但它巧妙地利用了大国之间的矛盾达到了战争目的。它虽然把“到嘴的肥肉又吐了出来”(在美国和联合国的压力下,1957年3月撤离西奈半岛),但却解除了埃及对蒂朗海峡的封锁,亚喀巴湾的航行从此畅通无阻。在作战中,以军使用伞兵突然袭击,抢占先机:使用装甲部队迂回突击以及要求指挥官亲赴第一线指挥等做法.确实值得称道。

埃及在军事上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面临两线作战,而且力量相差过于悬殊。但共在作战中发动民众,全民皆兵,调动民众保家卫国的热情,以及在防御作战中顽强的抵抗意志和灵活运用战法等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美、苏两个大国和国际舆论压力下,埃及终于实现了运河国有化和使以军撤离西奈半岛,达到了其政治目的,也算是一个赢家。

此次战争,可以说是中东战略局势的一个分水岭。从此,老牌帝国英、法在中东地区的主动权完全落入美、苏两国之手。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中东激烈的角逐,使中东的局势更加风云激荡,各朴矛盾更加尖锐激烈。中东像一座活火山,随时都有再喷发的可能。

(原载《坦克装甲车辆》2006年第3期)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薛剑 杜涛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