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的人道、博爱精神及悲悯情怀,在他可说是浸彻骨髓。所以他以“爱满天下”为毕生信条。早年他断言:“共和之大本”在博爱,若无博爱“以植共和之基,则希望共和,犹之水中捞月耳”。后来他创办“晓庄师范”、创办“育才学校”,最重要的动力仍是博爱。“晓庄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没有爱便没有晓庄。”“晓庄可毁,爱不可灭。”1943年他又说:“近来我们深刻的了解,人生最大的目的还是博爱,一切学术也都是要更有效的达到这个目的。……以后我们仍当向这个方向努力。”
陶行知之博爱,是爱人类全体;而在人类全体之中,弱势群体的生命权利最缺乏保障,所以他认为弱势群体最需要爱。陶行知对此有着切身体验,对底层劳苦大众的关怀也就尤为深切。他关注最多的弱势群体,一是“中华民族中最多数而最不幸之农人”,为此他不惜放弃每月500大洋的教授职位,住牛棚、戴斗笠、穿草鞋,过着“原始生活”,创办乡村师范,试图通过普及乡村教育来改造整个农村社会,解农人于倒悬。二是贫苦儿童和青年学生。陶行知对此有过自白:“在我的世界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大。”他几乎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儿童和青年,这已为众所周知。
爱是陶行知毕生事业的灵魂。他以宗教般的虔诚歌颂爱、实践爱、创造爱。陶行知所理解的现代化首先是要提升人的权利和尊严、服务于人的自由和幸福,即依靠“人”的现代化、为了“人”的现代化。这样的现代化理念与社会通常所理解的那种局限于物质意义的“现代化”不同,后者(如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技现代化等)之目的往往局限于国家的强大,如此理解其实是太偏狭了。没有“以人为本”的现代价值体系,没有“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关系,而徒有物质力量的强大,这样的社会绝不算现代社会;一个国家必须文明和强大兼具,才有真正的现代化。
中国的传统教育之主要目的是培养官僚;而后来的革命教育则旨在培养顺从的劳动者;前者只是政治工具,后者则是政治、经济的双重工具。这两种教育都服务于外在价值,而不是服务于人本身。陶行知等近代中国教育家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则不然,它以完善人自己为目的,以提升人的价值为目的,在本质上是立人的教育。正因为如此,一些近代教育家提出了人格教育。例如,陈鹤琴倡导“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陶行知主张“教人做人,教人做真人,教人做真善美的新人”。“教育的核心是做人”,乃近代教育家之共识。但近代教育家所倡导的“做人”,与传统教育所谓的“做人”不同:它不是人性的禁锢和蜷缩;恰恰相反,它是人性的突围,人性的舒展。
陶行知倡导的“做人”至少包含两大要素。
第一是做真人。陶行知倡导“教人做人,教人做真人,教人做真善美的新人”,其中“真”是第一位的,这主要是针对传统教育而发。传统教育的弊端之一即“伪”,首先是知识层面上的“伪”。用舒新城的话来说,这种“伪”是“旧日统治知识消费知识”;用陶行知的话来说,那些“伪知识”“不是从经验里发生出来的知识”,而是“经验以外滥发的文字”。近代中国的教育家们把经营这些“伪知识”的“特殊势力”称为“伪知识阶级”,对之极为不屑;舒新城痛斥他们“减少生产力增加消费力”,陶行知则贬他们为“废人”──“这些废人只是为‘惜字炉’继续不断的制造燃料,他们对于知识的全体是毫无贡献的”。
陶行知认为,这还只是他们的罪状中较轻的一种。最可恶的是,他们不仅无用,而且害人──从整个阶级的出路来说,他们固然居于必败之地;但就具体的个人来说,却也有幸而成与不幸而败之别。成,便是为所欲为的“人上人”,即令败而做土豪、劣绅、讼棍、刀笔吏、教书先生,仍然为祸甚巨:“他们没有真本领赚饭吃,只得拿假知识去抢饭吃,骗饭吃。土豪、劣绅、讼棍、刀笔吏之害人,我们是容易知道的;教书先生之害人更广、更深、更切。我们是不知道的。教书先生直接为父兄教子弟,间接就是代帝王训练‘伪知识’阶级。他们的知识,出卖给别人吧,嫌他太假;出卖给皇帝吧,又嫌他假得不彻底。不得已,只好拿来哄骗小孩子。这样一来,非同小可,大书呆子教小书呆子,几乎把全国中才以上的人都变成书呆子了,都勾引进伪知识阶级了”。这就不仅是害人,而且是害国──把中国变做了“伪知识的国”,从而置中国于危险境地:“以伪知识的国与真知识的国抗衡,好一比是拿鸡蛋碰石头,那有不破碎的道理!”
传统教育之“伪”尤其体现于人格层面,即双重乃至多重人格。用一句成语概括,就是“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这种彻头彻尾的“伪”,陶行知尤为深恶痛绝。他早在大学时代就认定,中国误就误在这种“伪君子”身上:“天下非真小人之为患,伪君子之为患。真小人,人得而知之,人得而避之,并得而去之。伪君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而处心积虑,设阱伏机,则桀纣也。……综天下而论伪君子惟吾国最多;统古今而论,伪君子惟今世为最盛。吾国之贫,贫于此也;吾国多外患,患于此也;吾国多内乱,乱于此也。”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编辑:
蔡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