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与外
慈禧后期还政,但是大多数时间里她仍是决策的核心人物。在其执政时期(1 8 6 0~1 9 0 8年),面临内忧外患,她实现了君臣和衷共济。洋务运动中朝廷励精图治,虚怀纳谏,整顿纲纪。尤为甚者,她果断改变大清的规矩,大规模启用汉臣,从而创造中兴局面。没有慈禧,就没有洋务运动。而洋务运动为中国现代化的起始,当成定论。
对汉臣的倚重, 首推曾国藩和李鸿章。后者“ 坐镇北洋, 遥执朝政,凡内政外交,枢府常倚为主,在汉臣中权势为最巨”。他们二人去世相隔近三十年,慈禧在他们去世后均表达了万分的痛惜。比如,李鸿章因为和列强周旋(主要是和沙俄谈判收复东北)时累死,尚在回銮途中的慈禧太后“ 为之流涕” , “ 震悼失次” 。对于多年前去世的曾国藩,在她与曾国藩子曾纪泽的谈话中可以看出她的心理。她说:“也是国家运气不好,曾国藩就去世了。现在各处大臣,总是瞻徇的多。”当曾纪泽说“李鸿章、沈葆桢、丁宝桢、左宗棠均忠贞之臣”时,慈禧说 “他们都是好的,但都是老班子,新的都赶不上”。此语既表达了她的惋惜又表达了她的用人之道—— 一种放眼长远的战略。
相关专题:
于内政方面, 慈禧一直被当成守旧派的总后台。其实, 从其对待不同派系的态度,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在各种政治势力之间回旋纵横的政治家,而不是简单的用一种标签就可以定性的人物。她有个基本的执政底线,即不能威胁其个人的权力。在此基础上,她一直支持洋务派,但是又经常遭到清流派和顽固派的抵制。为了教训这两个朝中重要派系, 她采取了相当策略的手段。比如, 1 8 6 6 年洋务派拟设天文算学馆的议案一出,马上遭到文渊阁大学士倭仁的反对。他认为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 根本之图, 在人心不在技艺; 以中国之大,“ 不患无才”,“何必师事洋人”。慈禧见倭仁如此顽固,即令他从全国范围保举数员精通自然科学的中国教师,另行设馆授徒,与洋教习比试一下。
倭仁经过一段时间,一个胜任的人也找不到,最后说“奴才并无精于天文、算学之人,不敢妄保”。不过,倭仁心中还是不服的。慈禧便安排他去总理衙门上班,要他知道和洋人打交道的难处。为了避免和洋人接触,倭仁在上班的第一天就故意从马上摔下来而请长假,当朝廷免除了他的职务后,他就“豁然痊愈”了。
在治理清流方面, 慈禧也是很有手段。中法战争期间, 清流代表人物张佩纶高论战事,指手画脚,对洋务派的军事外交政策不屑一顾。慈禧乃顺势任命张佩纶为“会办福建海疆事宜”大臣。张的遭遇可想而知—— 最终逃跑, 而福建水师全军覆没。后来论者认为张“ 以书生典兵,甲申马江之败,身名俱裂矣”。最近又有论者认为朝廷让张会办福建海疆事宜,“其实是对张佩纶实行的保护措施。只是他自己不争气,毫无价值地葬送了福建舰队,民愤极大。清政府给以惩处,这是张佩纶咎由自取,并非什么慈禧太后‘瓦解清流’的阴谋”。即便不是阴谋,也可见慈禧用人方面的不拘一格和平衡技巧。
至于义和团事, 一般认为慈禧顽固地对八国的宣战是其仇外的例证。此事的关键,在于她是否真的是控制局面的幕后策划者。
综合学者们的考证及多种记载,有四股力量影响甚至控制了慈禧:一是义和团本身把慈禧吓得半死。慈禧的确被吓坏了,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她后来对她的御前女官德龄所说的话中得知:“我本可以及时颁布谕旨,制止拳民……但端王和澜公二人却信誓旦旦地跟我说,这些拳民是上天派来的,能使中国摆脱所有我们所憎恨的洋人。”接着,她补充道:“我做梦也没想到这场拳乱会给中国造成这样严重的后果。”
编辑:
蔡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