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蒋两家源远流长
廖承志之父廖仲恺是蒋经国之父蒋介石之“同志”,廖家与蒋家的渊源深厚。黄埔军校成立时,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则为国民党代表,廖仲恺之妻何香凝为国民党中央委员。蒋介石与廖仲恺同为孙中山的得力干将。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内部党出。现思想路线的严重分裂,左右两派一时水火难容,国民党亲共的左派代表人物廖仲恺惨遭右翼分子杀害,何香凝相信杀廖乃蒋介石幕后指使,但苦于拿不到证据,蒋介石当然也不会明目张胆这么干,所以,两家关系依然没变,党内还是同志,但实存心结。廖、蒋两家后代虽有往来,恩怨情仇却是深深难解。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廖承志之母何香凝出任第一任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廖承志任副主任委员。“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华侨事务委员会恢复并更名为中央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廖承志受中央之命出任主任。
由这层家族关系,廖承志与蒋经国既是儿时的好友,又是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与蒋经国同时在中山大学就读的同学中,还有一批人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包括邓小平、乌兰夫等。此时,廖承志站出来写信,从个人角度,显示了廖家的大度,杀父之仇是上辈人的事,可以暂时不论,民族大义却是不可隐藏的,此情此意多么宏阔啊!廖承志此信文采焕然,古风扑面,温润感人,措词遣句丝丝入扣,滴水不漏,确实令人印象极深。在新中国成立30多年,白话文一统天下之时,廖承志的这篇文言文公开信,对于还屡屡使用文言文的台湾,无疑有着较强的亲和力,成为特殊年代沟通海峡两岸的特殊文字力量。不只如此,廖承志的信文不仅展现了共产党强大的政治力量,也以同窗兄长的口吻对蒋经国鼓励和劝慰,甚至训斥,有相当的不可替代的私谊力量。
当然,廖承志致蒋经国的公开信虽是以个人名义发出,但实际上代表的是中共中央。邓颖超与廖承志一起推敲文句,文中引用了周总理当年在张治中给台湾故旧公开信中增加的“寥廓海天,不归何待”的话,引用了鲁迅的著名诗句“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极为感人,又道理铿锵,这都是邓颖超的妙笔。正是在邓颖超领导的有情有义的对台工作步骤之下,海峡对岸的国民党当局终于放弃了“三不”政策,开放了对祖国大陆的探亲旅游,迈出了打破两岸阻隔的第一步。
台湾密使抵达北京
廖承志的公开信转到蒋经国手中,蒋经国戴着老花镜,读着廖承志的信。信中回顾了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历史,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从国家、民族、个人的角度,力劝蒋经国“依时顺势,负起历史责任,毅然和谈,达成国家统一”,以便对历史作出交待:“千秋功罪,系于一念之间。当今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台湾上下众议纷纭。岁月不居,来日苦短,夜长梦多,时不我与。盼弟善为抉择,未雨绸缪。”“寥廓海天,不归何待?”“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言真意切,感人肺腑。蒋经国读了此信默不作声,作何念想,是否也受到感动?
经蒋经国授意,台湾当局搬出时为国民党中常委的宋美龄,请她以长辈的名义给廖承志回信。1982年8月17日,宋美龄亲自给廖承志写了一封回信,阐述自己对祖国统一的态度,她在信中说:“经国主政,负有对我中华民国赓续之职责,故其一再声言‘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乃是表达我中华民国、中华民族及中国国民党浩然正气使之然也。”这封信自然是纠葛在国民党失败情绪中难以自拔,并借机攻击祖国大陆。
虽然台湾当局表面上不松动,但实际上已经开始考虑与大陆的来往沟通了。自廖承志公开信之后,到1986年10月,蒋经国的密使沈诚,这个正式身份是香港商人的黄埔第17期毕业生,已经三度北上。沈诚在国民党得势大陆的年代,曾在国防部预备干部局担任蒋经国的随从参谋,是一位退役少将。他奉蒋经国之命,以香港商人的名义,进出祖国大陆,暗中传递海峡两岸的信息,特别是在后一次,他得到了蒋经国的明确指令,要加速与大陆最高领导层的沟通,因此,他得到了会晤叶剑英、邓颖超、杨尚昆、邓小平等中共最高领导人的宝贵机会。1987年3月19日,沈诚返回台北,将一封中国国家主席杨尚昆的信函亲手交到蒋经国手上。六天之后,也就是1987年3月25日,蒋经国对杨尚昆的信在进行了一番反复研读之后,在慈湖书房召见了沈诚,他觉得中共是有诚意的,国共两党中央层次对等谈判是可行的。
1987年下半年,蒋经国下令在国民党中央设立大陆工作指导小组,宣布开放对大陆探亲以及解除戒严。12月7日,蒋经国对沈诚说,1月初将在国民党中常会上讨论赴北京谈判的人选。
从廖承志的公开信,到杨尚昆的密信,再到蒋经国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开始了国共两党的重新接近。然而,意料之外的事发生了。1988年1月8日,蒋经国突然咯血逝世,隐伏在蒋经国脑中、与大陆联系沟通的计划也就秘而不可宣地无法实施了。
编辑:
蔡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