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除了周总理本人的著作外,还有什么值得推荐的书吗?
廖心文:我们研究室编写的《周恩来传》、《周恩来年谱》也值得看,还有就是曾在周总理身边工作过的老同志写的书。像周总理秘书纪东写的《难忘的八年》,赵炜的《西花厅岁月》,高振普的《周恩来卫士回忆录》,成元功的《周恩来总理卫士长回忆录》,都是亲历者的回忆。那里面有很多细节,特别真实。另外还有关于周恩来的电视片也可以看。
中国青年报:去年出了很多“红剧”,展现了不少周总理在内的老一辈领导人。有没有哪部作品塑造的形象,最符合您心目中的周总理?
廖心文:有关周总理的电视剧一直都不少,突出的就是王朝柱的《长征》、《延安颂》、《周恩来在重庆》等,把周总理的智慧、信仰、谈判艺术,包括他对家人的感情,写得很充分。但看这些电视剧,需要观众对历史背景有较多了解,年轻人如果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就不容易那么共鸣。
还有一些文献纪录片,对观众层次要求也比较高。如何满足青少年的需求,拍摄一些适合他们看的作品,我觉得还需要努力探索。比如反映毛泽东青年时代的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就不错。
中国青年报:您对最近文艺作品中塑造的周总理形象满意吗?
廖心文:大体上不错。但有些影片把握得不准,凭作者想象编了一些情节以吸引观众,这样处理是不可取的。
中国青年报:就不能有艺术加工和虚构吗?
廖心文:当然可以进行加工,但得有一定史实基础,特别是在表现领袖人物涉及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时,应该基本还原历史。这一块儿,王朝柱把握得很好。
中国青年报:年轻人了解老一辈领导人,更多是通过学校课程。您觉得这些课程怎么样?
廖心文:这些课更多是讲伟人的思想和相关论述,对他们的生平、风范、品格等很少涉及。其实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内容。
周总理学生时代非常活跃。他和几个好朋友同住一间宿舍,他当时就说,“咱们仨人不要老住一起,要分开,和更多人接触。”他参与组织的“敬业乐群会”成立之后,他不当会长,推荐别人当会长,非常谦虚。今天的孩子可能也会碰到类似事情,周总理的这些经历值得他们借鉴学习。
中国青年报:只是加大宣传,就能对青少年产生足够吸引力吗?
廖心文:应该可以。我看到很多小孩对奥巴马非常崇拜,觉得他那么年轻就当总统。还有普京,也有孩子崇拜他。实际上,周总理在比他们更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领袖人物了。
为什么要加强对老一辈革命家的学习和宣传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会会长冷溶主任讲过一段话:“任何一个伟大的国家和民族,都非常珍惜自己的历史,都无一例外地对自己历史上的伟人给予崇高的地位、无限的敬仰和永远的怀念。伟人的一生,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命运转折、迈向辉煌的历史;他们的思想,凝练了一个时代先进文化的精华;他们的崇高品德、光辉形象和人格魅力,铸就了一个民族所以自强不息、屹立于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
像周总理,他从20多岁就进入中央核心领导层,担任国务院总理26年,外交部长10年,一届政协副主席、三届政协主席,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他的一生折射出我们党从革命到建设的发展历程。了解他,也就从一个侧面了解了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
中国青年报:听说有的学校成立了“周恩来班”,是统一的吗?
廖心文:现在全国有150多个“周恩来班”,这些班都是学校自愿创建的,近到北京、天津、江苏,远到西藏、云南、新疆都有。“周恩来班”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有学校在搞,把弘扬伟人精神和德育教育结合起来。我们研究会也一直给予支持指导,比如请一些曾经在周总理身边工作过的老同志,去给孩子们讲周总理的故事。
大连枫叶国际学校,培养的都是要出国留学的孩子。我们给他们送一些像《万隆会议》、《周恩来外交风云》这样的影片资料。因为这些孩子中,将来也许会产生外交家,周总理是他们最可学习的榜样。
我们还会把周总理青年时代的展览送到学校去,供孩子参观学习,鼓励并帮助一些大学建立周恩来读书会,让他们从关于周总理的书籍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记者 黄冲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黄冲
编辑:
蔡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