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史》的封面是德国(比利时出生)雕刻家狄贝利(Theodorus de Bry,1528-1598)的木刻(巴西土著屠宰、分割人体及烧烤图),一群裸体的男女老幼(黑白皆有)在举行烧烤聚餐,俎上是头颅及四肢被砍掉的人体躯干,小童持人头在水池边玩耍,四肢及躯干分置以树枝为架的烧烤炉上;内文人食人插图数帧,赤裸裸血淋淋令人作呕,唯以狄贝利的作品最为可观——又一群西巴人,同样是黑白杂陈男女老幼皆有,围坐从大盘中以手取肉及内脏进食。这些木刻是否反映了十六世纪巴西人的“饮食习惯”,笔者不得而知。按常理揣测,艺术家的作品反映了时人生活面貌,可是,据狄贝利简略传记所述,他从未离开欧洲;原来狄贝利一家三代均为雕刻家兼营出版业,其出版物的最大卖点是搜集“北美归侨”及远航归来海员的“北美见闻”,然后写成故事(拉丁文)及刻图作为插画。狄贝利的书据说曾被翻译为“多国文字”,一本于1976年出版的题为《狄贝利笔下的新世界》(Discovery the New World Based on the Works of...),仍有“孤本”求售,虽售价不贵,但自知无时间顾及,并未购下,因此对他的生平可说所知甚少。至于他那几帧巴西土著食人大餐的木刻画与现实有多大距离,笔者无置喙余地,揣测狄贝利凭道听途说而动笔,然而,海外蛮荒历险归来者可能因过度兴奋而夸张失实,据此写作、作画(木刻)便可能无法忠实地反映现实。不过,哥伦布十五世纪末期初抵新大陆,便见“食人者”(man-eaters)。可见在巴西人食人不是罕例,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巴西境内亚马逊河流经的蛮荒之地仍时有食人族食人的传闻,反证狄贝利的画作有一定事实根据;令笔者“存疑”的是烤人肉野餐的排场而已。
事实上,在不懂农耕(或歉收)以及未饲养禽畜而又身处无兽可狩猎地区,特别是孤悬大海的岛屿时,单靠鱼鳖蚌蛤甚难生存,为了延续生命和传宗接代,人食人——健壮者杀食衰病老稚者,正合适者生存的“大道理”。
《马可·孛罗游记》作者在“一个亚洲帝国”看见一群人围住一名病弱者,以布蒙其头,然后把他砍成数截并煮而食之。孛罗于1271年至1275年在中国,“受忽必烈大汗热烈款待”,且当上扬州总督(Governor of Yang Chow)……1295年回故乡威尼斯,稍后在与热那亚战争中被俘、下狱,于牢中写这本游记。其内容或是事实,只是所写种种,相信是在中东地区听当地中贸商人肯定加盐加醋的忆述,并非他亲眼所见。《思辨史》更认为孛罗有关人食人的“见闻”,可能从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史家希罗多德(Herodotus)的著作《希腊波斯战争史》(西方第一部历史著作)中获得“灵感”(inspired)。此说甚得吾心,以笔者向来不相信孛罗来过我国,唯他记人食人事,发生在当时的中国,并非不可能。马可·孛罗又说若任由患病者卧床不理,其肉体将腐烂生满蛆虫最后必死无疑,与其让病人缠绵病榻痛苦而死,何如杀而食之!不过,在礼教之邦,人食人毕竟并非普遍现象。十四世纪天主教教宗遣特使来中国,查察中国是否如旅游者所说为茹毛饮血的化外之国;关于人食人部分,特使向教皇的报告这样写道:“中国并非人食人的国家,当然,出现个别人食人的人魔(individual monster)是可能的。”笔者相信实情确是如此。
由于无法也不可能一试,令人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人肉的滋味如何?”未说这个问题前,也许应问:“人肉对人体有益吗?”如果有益,是滋养和健康的食物,那么,为了生理需要,在“粮荒时代”食人不应受禁;可是“同类不相残”的道德观,加上不少学者如法国的蒙田(M. de Montaigne,其随笔全集第三十一章《话说食人部落》)和亚当·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学法学讲座的演说)甚至马可·孛罗,却说人肉令人生病(生理的和心理的,如麻风、梅毒、皮肤病、脱发、愚蠢和粗鄙等),人肉人血导致性病,还是一名意大利医生在十五世纪通过狗只“实验”得出的结论;而随军商人1494年卖大量咸人肉给围攻那不勒斯的法军,结果军中流行梅毒性病,人肉于是和梅毒画上等号。显而易见,二者并无关系,法军性病从奸淫而来,彰彰明甚。
可是,不论贤人怎样说,当人类饥寒交迫时,为了求存,人食人无法避免,人肉滋味如何并不重要(据说两三个月大的婴儿最“美味”)。有学者指出南方人体质不宜吃人肉,以其不易消化,而北方人则没有问题;这种说法当然亦非事实,饥不择食,哪里管得消化不消化。在笔者看来,和受困荒岛的人一样,因飞机或轮船失事乘客流落在蛮荒之地,为求生杀食同伴,古今中外皆有,在无可选择之下,饥民一定会因“饿得发疯”失常性而以人肉充饥。而相信人肉人血会致病之外,又有人相信有治病之效,德国的汉诺威尔和马尔堡(Marburg)的市政记录均显示分别于1843年及1865年有癫痫病人争夺被处死者的尸首,因为他们相信人肉及人血有治病之功……
应该一提的是,近代物质供应渐丰,人食人成为凶残无人性行为,即使在恶劣环境下以人肉维持生命者亦极力否认。历百余年而不衰的例子是1845年英国著名冒险家约翰·法兰京爵士率领的北极探险队(Franklin Arctic Expedition)遇险,队员杀死或以冻死同伴尸体偷生,此事虽然为生存者极力否认,英国政府亦说并无此事,但传说不绝,引起学者的注意;加拿大阿尔拔大学一位人类学教授在八十年代进行研究,终于在1997年确定当年(一百四十多年前)法兰京北极探险队的生还者是以同伴的肉维生!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林行止
编辑:
刘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