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眼中的宋庆龄 姐妹之间关系淡薄
2009年12月22日 12:17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陈晓楠:1936年12月12号“西安事变”发生的当晚,时为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庆龄姐夫的孔祥熙来见宋庆龄,请她在一件拟好了的谴责张学良犯上的声明上联署签字,宋庆龄当即断然拒绝,并且说张学良做得对,如果我处在他的地位,我也会这样做,只是我会做得更甚于此。其实宋庆龄和蒋介石的仇隙呢,还是从蒋介石违背孙中山先生愿望,分裂国民党,并清理共产党开始的。到了1936年“西安事变”前后,蒋介石当时奉行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就更加让宋庆龄无法接受,政见的不和,甚至也导致了宋庆龄和宋美龄姐妹之间的不睦。

李云:所以她对自己的妹妹跟蒋介石结婚,她是非常不赞成,她说怎么跟蒋介石这个坏蛋结婚了,她都恨死了,恨死她的妹妹,她说我恨不得把她,处置她,她也那么样讲,这是她嘴巴里讲了。

解说:李云回忆说,1936年12月12号的深夜,她曾经接到中央发给宋庆龄的一份急电,当时她还不清楚中央为什么会在深夜加急打来这样一份电报,但是直觉告诉她出了大事情。

李云:就是当时12月12号晚上接到一份电报,中央的,上面说十万万火急,因为我想,我管电报算算时间不长,从来没有看到过那么样的电报,写上是十万万火急,那么我就很紧张了,就等着,赶紧等冯雪峰来,因为潘汉年这时候已经来了,他是1936年9月份来的。那么他们两个人来看电报,我等他们来看。他们,潘汉年比较早来,他怎么讲呢?因为他感觉到,好像南京方面来的消息,好像要发生什么事情了,他说那个,所以我要了解一下,看看中央的电报,一看中央的电报是这样的,原来是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了蒋介石,扣留他,那么我们党的态度叫公审蒋介石,那么潘汉年同冯雪峰,加上我的丈夫徐强,三个人商量了,怎么办?感觉到这封电报,暂时慢慢地对外公布,看看下一步他们怎么样。

解说:据后人考证,其实在“西安事变”发生后的短时间内,不光是南京政府乱作了一团,就在延安,中共的高层也曾经为如何处置蒋介石有过一番争论,有人主张杀蒋以谢天下,有人主张公审罢免蒋介石。但是当时经过讨论,中共的态度是有条件地释放蒋介石。这个结论和12日晚发给上海组织的第一封电报明显不同。

李云:后来第二天电报来了,不是这样的,准备进行,给张学良和杨虎城做工作,希望有条件地释放蒋介石,但是不是姑息他。我们这边要向宋庆龄汇报,西安发生这个,所以潘汉年要我跟宋庆龄约好时间,他去。“双十二事变”第二天,他就到宋庆龄那里去,去把这个情况向宋庆龄汇报。

解说:在李云的安排下,潘汉年见到了宋庆龄,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确实无法想像该如何向她通报这样的消息。毕竟被羁押的人,是自己的同胞姐妹宋美龄的丈夫。

李云:宋一听见蒋介石扣留了,她非常高兴,她说张学良跟杨虎城两位将军,胆子很大,很勇敢,她说把这个人扣留起来,逼他,把内战变成抗战,她说我是非常高兴。不过,就是一点没有给她讲,就是没有对外讲,就是准备公审蒋介石,没有讲,没有向她讲,也没有向外面公布,因为要听一听中央的意见。

解说:此时的南京早已是惶惶不可终日,主战主和派争执不休,蒋介石的夫人宋庆龄的妹妹宋美龄更是执意要亲赴西安,主持营救丈夫。而在国际上,日本、苏联都对局势的走向格外关注。蒋介石的生死一时间成为中国,乃至整个东亚政局军情发展的分水岭。

李云:过了两天以后,中央有电报来了,主要准备做张学良跟杨虎城的工作,有条件地释放蒋介石,所以准备向宋庆龄汇报。宋庆龄这边也是感觉很焦急的。因为何应钦,国民党的军政部长何应钦准备派飞机去轰炸西安。另外,准备派兵去包围西安。所以宋庆龄感觉他这样一来,内战要起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就不得了了,长驱直入中国,所以她就担心得不得了。

解说:宋庆龄对“西安事变”的态度转变,和中共有着非常相似的路线。先是欢喜,然后是担忧,担忧此一事件被日本利用,但是此中变化终究不足为外人道。在当时许多蒋介石的嫡系,都认为宋庆龄会在此时落井下石,加害于蒋。于是对她本人的人身威胁也就随之而来。

李云:她信箱里面,结果弄了一颗子弹,弄了一封恐吓信,他这样写的,他说你勾结张学良等扣留委员长,我们的子弹是不认人的。如果委员长有什么意外,子弹不认人。这样一封信有两颗子弹,拿来以后,我知道,宋庆龄给我看了,信是毛笔写的,我就跟宋讲,哎呀,她说我恐吓信多了,无所谓,让它去。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石立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