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以三军而来,其弱点是左军,也就是周公黑肩率领的陈国军队。“陈乱,民莫有斗心,若先犯之,必奔。”先击破陈军,周天子的中军必须慌乱,而且波及右翼虢公林父率领的蔡、卫军队。蔡、卫之军斗志不强,必然也跟着陈军逃跑,郑军就可以集中力量进攻天子的中军,三面夹击,一举击破。
郑伯听从公子突的建议,命令世子忽为右翼,祭仲为左翼,自已则率领中军,在濡葛迎击王军。
战役一开始,郑国的左右两翼就率先发动进攻,陈、蔡、卫三国军队果然如公子突所料,一触即溃。左右两翼既失,天子的中军也就乱了。混战之中,郑国大将祝聃张弓搭箭,射中了天子的肩膀。
天子以他的个人英雄主义为这次失败的讨伐挽回了一点面子。虽然左右两翼都已经溃逃,他本人又身受重伤,但仍然咬紧牙关伫立在战车上,指挥部队坚守中军阵地。
战场上纷纷乱乱,血肉横飞,周室的士兵在郑军的攻击下不断倒下。天子如同一尊石像,既不躲避飞来的冷箭,也不理会左右护卫的劝说。那一刻,他的脑子里出现的是祖辈们坚定的身影,大庙里那些写在一块块木牌的名字,仿佛都变成了活生生的人物,在他背后默默地注视着他。
他终于觉得自己象一位天子,或者说有着天子般的尊严了。他不明白,接下来的年代已经不再是天子的年代,而是权术家、阴谋家、政客、外交家、军事家的年代。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出现一种叫做改革家的人物,他们几乎将这个世界变得面目全非……而这位受着传统的周礼教育长大的尊贵人物,势必在历史的大潮中被席卷而去。
但至少在当时,他这种悲壮的姿态,即使在郑伯看来也是值得尊重的。当祝聃前来促请郑伯发动全军进攻,一举消灭王军的时候,他不动声色地下令:“退军。”
“退军?”祝聃几乎要从车上跳起来。
“没错。”郑伯说,“以多欺少不是君子所为,何况对手是天子!我们打这仗只是为了自卫,能保住祖先传下来的江山社稷,就已经满足了。”
他把祝聃的耳朵揪过来,低声骂道:“你这头蠢驴,刚刚那箭已经够玄了,你难道还真想置天子与死地,让我在天下人面前得个大逆不道的骂名?”
当天夜里,郑伯派祭仲代表他到天子的军营中慰问天子和诸位王室大臣。
还是打一巴掌,再给颗糖。
有道是有理不打笑面人,何况是刚刚获胜的笑面人。天子偃旗息鼓,接受了祭仲的慰问,带着一颗受伤的心和一群垂头丧气的士兵回到了雒邑。
《春秋》记录这段历史,只有干巴巴的几个字:“蔡、卫人、陈人从王伐郑。”伐郑的后果如何,一概不谈。《左传》倒是补充了一下史实,但对祝聃射伤周王的事没作任何评论。
他们装作无所谓。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东东
编辑:
蔡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