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实考证:
1.蔡长元将军
四川省宣汉县柳池坪(今柳池乡)人,1917年12月生于四川省宣汉县。父亲早亡。他11岁时便要背柴禾到城里卖,以养活年近花甲的老母亲和7岁的侄儿。村里没有人认字,族人选中蔡长元去读了几年书,以便能写祭祖的祭文。
这是蔡长元的公开介绍身世的一节,贫农之家是不可能高龄生子的,其父蔡堂顺当时五十七岁,其母陈氐也四十一岁。
①巴中县志办有资料记载四川省宣汉县柳池坪(今柳池乡)1915年有三十五个自然村(据老区几位领导回忆据说不止四十个自然村,现以巴中县志办资料为准)有三千四百多户两万一千多口人,最大姓氏是蔡氏族。
②据达州市神剑园筹备办的两位同志说这个自然村现在还在,但蔡氏族基本上因几经杨森报复屠杀后几乎没有族人留在这里了。
资料:
1918年,以四川靖国军总司令名义摄行四川军民两政的熊克武,决定按各军驻防地区划拨地方税款,由各军自行向各县征收局提用,作为粮饷之需。四川军阀防区制由此形成。因各军驻防日久,不仅在防区内提取粮饷,还干预政事,委任官吏,预征赋税,致使各防区成了军阀割据的“独立王国”。各军阀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扩大防区,争霸四川,不断加紧混战。
2.刘存厚
①1912年到1933年,四川共发生大小军阀混战四百七十多次,其中大多数混战发生在防区制形成之后。1926年下半年,混战中的四川军阀为求自保,纷纷派代表到武汉、长沙,向进行北伐的国民革命军输诚,表示承认国民政府,同意军队易帜改编。于是,蒋介石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名义,先后任命四川军阀杨森、刘湘、赖心辉、刘成勋、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为国民革命军的军长,仍统率原部。四川军阀虽已易帜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但其军阀本质没有改变,仍然争夺防区,混战不休。
军阀防区制延续到1934年。当时由于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多次粉碎了以刘湘为首的四川军阀的围剿,沉重打击了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刘湘于11月飞抵南京,向蒋介石求援。1935年春,蒋介石派遣行营“参谋团”和上官云相等部中央军入川,督导川军围剿红军;还任命刘湘为四川省主席和川康绥靖公署主任,授权他撤销军阀防区。刘湘于是发出一系列通告,限令各军把防区内的军、政、财、文大权交给省政府,并裁军整编,这才结束了防区制度,统一了四川军政,归隶南京政府。
四川军阀连年混战,防区割据,关卡林立,捐税苛重,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许多工厂倒闭,商业萧条,农村残破,农产量锐减,文教机关和学校毁损严重。
②20世纪20年代,地租占收获量的50%以上,湖南湘乡达90%;农村借债户占全体农民的50%~70%,利息20%~80%,有的地方为100%;附加税的增加超出了正税数倍。许多地方原来的军阀征过税,新来的军阀再征;预征赋税在四川梓潼1926年已预征到1957年的田赋。除横征暴敛外,广大农民还要受军阀的兵差,兵饷的痛苦,农民畏兵如虎,逃亡他乡。
资料:
刘存厚,字积之,属猴,四川简州(今简阳市)人。清末举人,1904年由四川武备学堂选送日本入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1910年春毕业回国,任南武备学堂堂长。参加光复云南。1912年后任四川陆军第二师师长、重庆镇守使。1915年参加护国战争,任四川护国军总司令、肇庆军务院抚军。1917年后任四川督军。1923年后任川陕边防督办兼四川陆军检阅使。1927年后任国民党政府第二十三军军长。1933年在四川参加“围剿”中国工农红军。后长期在原籍寓居。1949年到台湾,任“总统府”国策顾问。著有《云南光复记》、《护国川军战纪》、《蜀军志》等。
辛亥革命前后,四川军阀刘存厚一贯反复无常,先归附蔡锷,后投降张勋、段祺瑞等,人们送号“刘厚脸”。后来,孙中山派革命党人樊孔周到成都进行革命活动,被反动派暗杀于家中,全身中弹数十处。当时,有人推断系刘存厚所为。革命党人义愤填膺,编了一副对联,既是对革命烈士的悼念,又是对反动军阀的鞭挞。联云:“樊孔周周身是孔;刘存厚厚脸犹存。”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蔡小心
编辑:
刘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