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山西建抗战纪念馆纪念国民党军抗战牺牲士兵(图)
2007年09月23日 10:55东方网投票数: 顶一下  【
相关标签

转到纪念馆背后,参观县政府新修的二十四壮士纪念碑时,被县长扶到前排的郝端温,一手拄着拐杖,一手脱开女儿的搀扶,给纪念碑敬了一个国民党军礼。
围观村民的掌声响起,老人的眼泪一滴滴落了下来。

日军偷袭华灵庙时,他就是那位带队赶来支援的8连指导员。24名“壮士”,都是他的战友。

“今天他是主角。”县长郭行杰对记者说。纪念碑上金色的大字,在阳光中明晃晃的,照得人眯起眼。

站在第二排的袁广卿,虽和郝端温同为晋绥军,但在这场恶战爆发时,他已转移到了大后方重庆。这位参加过平型关战役的老兵,今天只是作为台湾省山西同乡会的一员,受临汾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邀请,回家乡看看。

袁广卿13岁加入阎锡山办的“主张公道团”,时常手持红缨枪为开会的大人们守门。1934年他16岁,村长推荐他去当兵。“能学用枪。也算是一门诀窍”。

袁广卿是9兄妹中的第二个军人,大哥曾加入北伐军。他从山西到湖南、重庆、江浙一路转来,最后在京沪铁路上当交警。

1949年,他跟随大部队离开大陆。9兄妹中,袁广卿是惟一去台湾的人。

那时在台湾国民党军人地位不低,但整个台湾和大陆一样贫困,军人的生活也很清苦。袁广卿在部队待了10年后转业,用积蓄开了一家杂货店养活自己和家人。他娶了朋友的妹妹。“这家杂货店,养活了我的5个孩子。”

作者: 王骞   编辑: 胡楠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