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茅厕边吃河豚 比江鲜更有滋味的故事
烟花三月,草长鱼肥,久负盛名的江鲜又勾起了许多市民的口腹之欲。在“老南京”的记忆里,清明前个把月的时间是吃江鲜的最佳时机,尤其是众口相传的“长江三鲜”,在此时更是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那么,“长江三鲜”到底是哪三鲜?长江三鲜在民间都有哪些口口相传的故事?长江三鲜文化最先起源于何时何地?
关于长江三鲜说法的种种版本
在某江鲜馆,市民王先生认为,“长江三鲜”是指鲥鱼、鱽鱼、鮰鱼,而记者在惠民桥水产市场采访的80岁高龄的骆先生却认为,“长江三鲜”应该是河豚、鲥鱼和鱽鱼。为此记者采访了南京某知名江鲜馆的总厨姜大厨,他告诉记者,“长江三鲜”是指河豚、鲥鱼和鱽鱼,只是,由于河豚有毒,如果烧制不当,会危及到食客的身家性命,历朝历代都是明确禁止吃河豚的,到今天也是如此,不曾开禁。因此,有人认为不该将河豚列为长江三鲜之一,于是选择了鮰鱼来替代河豚,就又有了“长江三鲜”为鲥鱼、鱽鱼、鮰鱼之说。但姜大厨认为,其实只要注意烧制,河豚是安全的,如此美味佳品不列为“鲜物”,被鮰鱼取代,有点说不过去。
上海市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唐文乔认为,“长江三鲜”的说法只是江苏部分沿江城市地域性的说法,可以算是特产。在其他地区的老百姓根本就不知道何谓长江三鲜。湖北的鄱阳湖倒是有鲥鱼,但自大海上溯到鄱阳湖时肉质已经很不好,老百姓并不爱吃。而且,江苏地区“长江三鲜”的说法也不是自古就有,顶多是三十多年前开始这么说的。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鲥鱼、鱽鱼的产量还是很大的,其价格和鲤鱼、鲫鱼差不多。只是由于多种原因,它们的产量急剧下降,物以稀为贵,再加上商家的炒作,“长江三鲜”的说法就出现了。
“虽然长江三鲜的说法时间不长,但是长江下游一带吃此三鲜的历史非常悠久,”唐文乔教授说,“很多文人骚客用自己优美的文笔写下了关于江鲜的诗词文章,并引导了当时的饮食潮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江鲜饮食文化。”
六朝时的南京,食河豚已是士族大夫的时尚
民俗专家苏克勤告诉记者,有关长江三鲜的历史记载,最早的可能是河豚。《山海经·北山经》中有记载,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大禹治水时代,长江下游沿岸的人们就食用河豚,而且知晓“河豚有毒,食之丧命”。2000多年前的长江下游地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属地,吴越盛产河豚,吴王成就霸业后,河豚被推崇为极品美食,吴王更将河豚与美女西施相比,河豚肝被称之为“西施肝”,河豚精巢被称之为“西施乳”。据说,吴王在品尝河豚精巢时,对其洁白如乳、丰腴鲜美、入口即化、美妙绝伦的感觉,不知该如何形容,联想起美女西施,遂起名“西施乳”,并在民间传开了。
据苏克勤介绍,河豚饮食文化在六朝时期的南京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六朝时期,偏居江南的士族大夫们生活糜烂随意,不停地用猎奇来刺激自己。河豚越有毒,就越要吃,不仅自己吃,还呼朋唤友一起吃,不仅在南京吃,还到河豚盛产地扬中一带吃。旧时王朝上层社会的饮食口味显然是当时餐饮业的风向标,六朝首都南京达官贵族个个想吃、个个爱吃河豚,这引得其他地区的名士、百姓纷纷效仿。河豚饮食文化在长江下游遂兴盛起来。
茅厕旁边吃河豚为哪般
宋代著名文豪兼美食家苏东坡留下了“拼死吃河豚”的典故。吃河豚为何要“拼死”,显然是因为河豚有毒。但即便如此,河豚的美味还是挡不住前仆后继的食客,那么,如果真中毒了,医疗技术并不发达的古人该怎么办呢?
苏克勤告诉记者,古人解河豚毒方法其实挺多的。比如,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认为用“芦根煮汁,服之即解”。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张荣是 钟寅
编辑:
蔡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