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辉的“阴谋”与汪辜会谈的“阴影”
2008年04月28日 15:19文摘 】 【打印
相关标签: [汪辜会谈]

1995年李登辉访美后,北京对台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在此以前,北京对台采取的是上层突击,平铺直推的方法,这一政策有其当时的合理性,例如,大陆与台湾人民的交往一时无法全面开展,所以只能以李登辉为谈判对象,而不可能与台湾各界进行多层次全方位交往。

另外,此政策原始成本低,即无需诉诸军事威慑和经济挤压。若成功,双方得益,一本万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是,这一政策失之于不是以我为主,因而,风险高,成果不扎实。

台湾问题,远比原想的要复杂的多,没捷径可走。“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陈寿《三国志》)所以,北京痛定思痛,1995年后改为以迂为直,抽丝剥茧,釜底抽薪的战略。

《孙子兵法》曰:“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军争篇.三十八》)以迂为直,看起来多走一点路,但是走得扎实。因为以我为主,主动权在我,而以前的上层突击,平铺直推的方法,则以他人为主,带有撞大运的味道,一旦碰上像李登辉这样的铁杆台独,你一点招数也没有,干跳脚。

“以患为利”,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吃小亏占大便宜,吃今日之亏,让今日之利,为的是来日“后人发,先人至”。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宁愿把事情估计得难一点,再难一点,而不可盲目乐观,以至大意失荆州。岛内的台独势力在其发展曲线上还处于上升阶段。这时大陆“兵以正合”“不敌其力,而消其势”。观察之,消耗之,诱导之,分化之,如同中华拳术中的“捧捋挤按”,暂不发力,而促使其早日“消势”,走下坡。在其走下坡时,或因势利导,剑走奇锋,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或伺机发力,如排山倒海,雷霆万钧,志在摧枯拉朽。

北京当然明白,台湾的即刻统一,时机还未成熟,此时台湾民意难服。争取台湾民心还需花大气力,磨和化解其怨气甚至“赌气”。因此,当然不会急于求成。力克不如智胜,智胜不如德全。但愿持之以恒,铁杵成针,勤于自省,以柔克刚,终至“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而对台独势力,则会既抽丝剥茧,又釜底抽薪。

长线战略是静待天时,善补地利(硬国力),躬勤人和(软国力)。短线操作是立马盘弓,引而不发,静观其“扁”,以期日后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盛力军 新加坡东南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奥运火炬传递凤凰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