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历史 > 历史研究 > 正文 |
|
加农炮是拉丁文Canna的音译,是一种身管较长、弹道平直低伸的野战炮。反坦克炮、坦克炮、高射炮、航空炮、舰炮、海岸炮均属加农炮之类。在火药的发明之后,加农炮的发展引起了攻城战的重大变革。加农炮迫使大部分的防御工事要重新设计,因为围绕城市的直立高墙很容易被直接射击的方式破坏。君士坦丁堡之战后,加农炮很快地在战场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巨炮
堡垒克星——“大贝尔塔”炮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研制出了专门用于攻克堡垒的“大贝尔塔”炮。大炮长7米,直径420毫米,炮身连同炮车重达120吨,能将近1吨重的炮弹发射至14.5公里外。
1914年8月3日,德国对比利时宣战。比利时军队依托列日要塞对德军进行阻击。8月12日,这种攻城炮运到阵地。它有矮胖的炮管,巨瘤般的制退机筒。炮手们俯伏在离炮位270多米远地方,用垫料护卫他们的眼睛、耳朵和嘴,准备发射这门电控大炮。当晚6时30分,第一发炮弹发射。炮弹的弧形弹道高达122米,60秒后命中目标。炮弹爆炸时的尘土、碎片和硝烟汇成巨大的圆锥,升入300多米的高空。观察员则从教堂尖顶或气球上校正,使炮弹“逐步接近”目标。
炮击持续了24小时,蓬蒂斯堡垒中弹45发,几近坍毁,于8月13日为德军攻陷。
超远射程的“巴黎大炮”
早在一战初期,德军统帅部就提出要研制射程100公里以上的超远程火炮,火炮专家罗森伯格正是这一计划的主导人。1917年2月,德国军方又提出将射程延长到120公里。
罗森伯格改装了L52—5型355毫米口径的舰炮。他将3段210毫米口径的衬管连接起来,插入355毫米舰炮的炮管中,约3.9米露在外端,其他部件也作了相应改装。
这种大炮口径只有210毫米,但炮管却达到34米。把炮身竖立起来,其高度要超过10层高楼。为了防止炮管因本身太重而变形,罗森伯格还在炮身上附加了支架,大炮射程的增减则由发射火药的数量来调节。
该炮起初命名为“威廉火炮”。由于首战威震巴黎,故后人又称之为“巴黎大炮”。
“巴黎大炮”是当时世界上射程最远的火炮。1918年3月23日7时许,大炮发射的第一发炮弹落在塞纳河畔。20分钟后,加雷德莱斯附近发生了第二次爆炸。以后每隔15~20分钟,就有爆炸声在巴黎响起。看不到飞机,听不到大炮发射时的巨响,巴黎市民极为恐慌,甚至有人断言,巴黎近郊藏着德国人的“秘密武器”。 3月29日下午,“巴黎大炮”再次发射。一发炮弹命中了巴黎市中心的圣热尔瓦大教堂,炸死88人,重伤68人。
从3月23日至8月9日,三门“巴黎大炮”从三个不同的位置向巴黎共发射了 300多发炮弹。180发落在市区,其余的落在了郊外,造成了800多人死伤。
但“巴黎大炮”并未产生重大战略影响。随着战场形势急转直下,德军匆忙将剩下的两门大炮运回克虏伯兵工厂投入熔炉。其设计图纸也神秘地消失,仅有一份原始手稿保留在罗森伯格家族,秘不示人。法国及其盟国的特工费尽心机也未能拿到大炮和设计图。直到40多年后,罗森伯格关于“巴黎大炮”的原始手稿才浮出水面。
编辑:
李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