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历史 > 历史研究 > 正文 |
|
相关标签 | [清朝] [甲午战争] |
不久,李鸿章将其在江苏巡抚任上一手操办的苏州西洋炮局迁到这里,一个全新的金陵机器制造局拔地而起。刘佐禹为总办,英国人马格里为督办。
2007年7月23日上午,记者在原址外围的三藏殿后街穿行,碰到几个此处的居民,询问之下,他们似乎对于“金陵机器制造局”一词并不熟悉。几位年轻人均说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一位老者则向记者表示,知道这个工厂,好像是在晨光集团里面,但是晨光集团管理严密不容外人进入,对于“金陵机器制造局”所知也不多。记者转而询问几位在此做小吃生意的小贩,他们更是对“金陵机器制造局”一片茫然。南京晨光集团厂报总编李国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历了140多年的沧桑后,如今晨光集团厂区内也只剩下机器大厂、炎铜厂、木厂大楼、机器正厂、机器左厂以及机器右厂等7座金陵机器制造局时期的建筑。此外,晨光集团作为军工企业具有特殊保密性,外人对其不甚了解并不奇怪。
据李国宝介绍,由于李鸿章在晚清时期的特殊政治地位,金陵机器制造局正式开工后很快就成为当时中国四大兵工厂之一。
李国宝解释说:“金陵机器制造局的规模虽比同期创办于上海的江南制造总局小一些,但比其他各省的制造局要大,比张之洞创办的汉阳兵工厂要早25年。而它所生产的新式枪炮,在产量和质量方面在当时均占全国首位。”从现有史料可知,1884年我国第一门克鲁森式架退炮(口径37毫米,两磅后装线膛)和加提林轮回枪(亦称十门连珠炮)在这里被制造出来。4年后,金陵机器制造局在全国最先仿制成功第一挺马克沁机关枪。
因此,李鸿章将其称为淮军的“命脉”。
作者:
周益 王建明
编辑: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