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无限风光张中行:总算是赶上了这波行情
2009年12月21日 10:59南都周刊 】 【打印共有评论0

除了晚年无限风光,张中行一生确实有很多不如意,如果没有最后的十多年,我们大概根本不会去说他的故事。摄影_王文澜

南都周刊12月18日报道

有人把张中行与张爱玲的遭遇进行比较,这两个人都是作家中的极端。一个少年成大名,二十五岁之前,差不多把一生该写的好文章都写了。一个是文坛老旋风,快到八十岁才突然成功。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与其先甜后苦,还不如好日子留在后面。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百废待兴,在北京香山饭店,几位退休老头忽然被召集,赶着编注《古代散文选》第三册,他们是隋树森,王泗原,还有张中行,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老编辑。人教社向来藏龙卧虎,相比较而言,老编辑中的张中行学问稍嫩资格还浅,年纪略小拿钱也少。他是老头子中的年轻人,少壮应该多努力,顺其自然地成了这书的实际负责人。

说起学习古文,我经常翻阅的不是《古文观止》,是人教社出版的这套书。不是因为版本好,而是就在手边,找起来方便。一共三本,据说是编给中学老师看的,经常翻阅,所以也顺带知道了张中行。所谓知道,是知道个名字,与吕叔湘和王泗原相比,家里人很少提及,偶尔会听到一两句,如果不是后来成了畅销书作家,成了北大赫赫有名的“未名四老”,他也就是一个有点能耐的退休老编辑。

八十年代中期,偶然读到了《负暄琐话》,随手一翻,竟然不想丢下,于是就把张中行送的那本书据为己有。那时候,知道他的人很少,渐渐地小圈子里开始议论,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了一本不错的散文集,作者就是《青春之歌》中的余永泽。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青春之歌》是个可以用来定位的坐标,一说起余永泽,都忍不住会心一笑。那年头,这位杨沫小说中的人物家喻户晓,自然要比张中行的名气大得多。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张中行晚年的行情之好,让所有熟悉的人目瞪口呆。他的著作开始占据各种排行榜,男女粉丝众多,文化人都以读他的书为时髦。尽管和北京大学没什么关系,只是在这学校读过书,后来作为家属在燕园长期居住,他却成了北大的标志性人物。也不过十多年时间,张中行真正地火了,《青春之歌》变得老态龙钟,差不多完全被人遗忘,年青一代再看到余永泽这几个字,会傻乎乎地问这傻B是谁。

张中行文章中多次提及祖父,语多赞美和感激。“文革”后期,张解职还乡,孤身回到河北香河老家。有一次来北京看妻女,住西郊的北大公寓,其实就是女儿的宿舍,忽然想到要去八条看祖父,兴冲冲进城,恰巧祖父出门,没见到,就留下一张条子。祖父回来看到留言,立刻去信表达未能相见的惋惜,同时为他的不幸遭遇感伤。物伤其类,祖父误以为住的公寓是客舍,想到他在北京工作多年,老来却无家可归,沦为住旅店,不由得忿忿不平。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叶兆言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