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文物迁台传奇:逃台官员弃黄金保名画
2009年02月13日 09:03中新网-华文报摘 】 【打印

民间商船参与运输

通过水路迁台的文物一共三批。令人想象不到的是,除了国民党海军军舰,国民党还租用了商用客船来运送文物。

1949年元旦过后,国民党政权岌岌可危大势已去,国民党政府不得不加快了文物迁台的步伐。但国民党海军已经派不出军舰来了。杭立武无奈之下只得包租了招商局的“海沪号”用以抢运第二批文物。

第二批运出的文物共有3502箱,是迁台文物中最多的一批。这批文物中包括为数众多的善本书。这些书原本都是摆在书架上,参与运送人员钉制木箱、建立目录,忙了两个月才把它们整理好。这其中包括著名的文渊阁《四库全书》。

追讨日本劫掠文物一并赴台

1949年1月29日,“昆仑号”从下关起航。这也是第三批迁台文物,1248箱国宝中包括蜚声海内外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就在“昆仑号”起航前最后一刻,杭立武又派人送来四只大箱子。这四个箱子里装着一扇木镂雕镶翠玉屏风,这个屏风颇有来历。它其实是汪精卫送给日本天皇的礼物。抗战结束后,中国向日本追讨劫掠文物,连这件也给追讨回来了。而这四大箱里装的正是从日本追讨回来的第一批文物。

当时,已经超载的“昆仑号”再也装不下那四只大箱子,当禇廉方得知这批国宝的来历后,便下令将船上官兵寝室内的办公桌椅全部拆除,硬将四箱文物搬上了船。

两年以后,日本又将从中国劫掠的105箱文物分六批陆续归还国民党政府,这些国宝后来都直接从日本运往台湾高雄。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梁昌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