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宜山回香港之后,写信向蒋介石汇报。信中他描绘了在大陆的见闻和新气象,蒋介石看后非常不悦,认为宋宜山已被“赤化”,回复说:“你不必回台湾来见我了。”于是蒋介石派出的第一个和谈密使,被搁浅香港。随后,一直在香港等待消息的曹聚仁,受到台湾方面的指令再赴大陆。他的主要任务是到浙江奉化,看看蒋氏祖坟是否完好,因为港媒曾经刊登不实消息,说蒋介石的故居和祖坟被铲平了。
1957年5月,曹聚仁专程来到了奉化溪口镇,所到之处,他都拍摄了照片。回到香港后,曹聚仁立即给蒋经国寄去了照片。曹在信中写道:“尊府院落庭园整洁如旧,足证当局维护促使之至意。”关于蒋母和毛夫人的墓地,曹聚仁说:“如照片所见,足慰老人之心。”曹聚仁还以完全中立的立场和态度介绍大陆的情况,再次转达了大陆政府对和平统一的意愿。
蒋介石托人转告曹聚仁,请他多到大陆去走走。但在1957年,蒋介石时刻思考的主要还是如何完成“反共复国”,他还认为大陆提出的和谈是一个统战阴谋。
蒋提出携旧部回大陆
两岸除了1957年通过密使接触,据传还在1965年有所沟通。
日月潭有一处蒋介石的重要行馆,台湾“9·21”大地震后被改建成“涵碧楼大饭店”和“涵碧楼纪念馆”。2003年,大陆作家叶永烈在日月潭旅行时,在涵碧楼纪念馆里发现了一段“不寻常的记载”:民国五十四年七月二十日,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在涵碧楼,听取曹聚仁密访北京报告……
在这篇《风云聚会涵碧楼:两岸关系滥觞地》的文史材料中,包括以下几项未经台当局证实的内容。其一,1965年7月,蒋介石钦点曹聚仁前往北京,周恩来在颐和园与曹见面,提出“只要政权统一,其它问题都可以坐下来共同商量安排”。其二,1965年7月,两蒋父子在涵碧楼听取曹密访北京报告,形成一个和平统一中国的谈判条款草案,当时称为“六项条件”,其中第一条即为:蒋介石仍为中国国民党总裁,可携旧部回大陆,也可以定居在浙江省以外的任何一个省区;北京当时建议以江西庐山作为蒋介石的“汤沐邑”,意即台湾最高长官在中国大陆的起居与办公之地。其三,1965年10月,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曹聚仁,毛对蒋的态度,已从蔑视转向容忍,并承认他在中国现代史上的作用,并有“准备和自己的政敌握手”的想法。
对于这段材料,台媒曾向纪念馆查询文献依据,但纪念馆表示当年的承办人已离职,文史资料究竟依据哪些档案整理而成,目前已找不到原始的纪录。
直到上世纪70年代,曹聚仁仍挂念着国共合作。1971年7月,曹聚仁在家书中写道:“国际局面变化很大,我这个灯台守(看守灯塔的人),只能痴汉等婆娘似的,等他们送媚眼来,只不知何日好事能成双耳。最近几年,怕还得工作下去。我精神这么不济,双方都不让我走呢!”曹景行回忆,父亲曾说“经国不愿当李后主”。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正常化出现重要端倪,国共第三次合作也就不了了之。1972年7月,曹聚仁病逝澳门。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