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后来在中南海与西班牙共产党总书记卡里略谈话时说道:“我们自己的经验是,政治思想上不一致是难免的,组织上保持统一和团结,有时比弄清政治上的分歧更重要。要保持团结,当然就得有保持团结的愿望,还要有保持团结的基本规范。比如,一定不要随便给人家扣帽子,更不要随意把谁打倒。一个同志有不同意见,甚至犯了错误,即使犯了严重错误,也不应简单地开除他的党籍。简单地采取组织措施,没有成功的经验。”
1981年,在首都各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60周年集会上,父亲再度提出健全党的民主生活,严格党的组织纪律的问题。他指出:领导者要和普通党员一样,参加组织生活,遵守党纪国法,联系党内外群众,不能因为担任领导职务而成为特殊党员。父亲说:凡属重大问题,都必须经过党委的集体讨论,做出决定,不能个人说了算。党委的决定,所有成员都必须遵守。任何党员都有权在党的会议上批评党内的任何个人直至中央领导人,不受打击。
父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坚持原则,他常常直抒己见,既不怕得罪老朋友,也不怕与党内老革命家的意见相左。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酝酿中纪委领导班子入选时,不少老同志对一位老革命家提出的副书记人选有不同意见,认为他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文革”前,毛泽东甚至在一份有关他的调查报告上作过严厉批评,为此还把他从某个工业部部长的岗位上拿下来,下放到东北一个大型企业工作,直至“文革”。“文革”结束后,老同志们仍常能听到对此人的此类反映。因此,了解情况的老同志们坚持认为,该同志不适合担任这个职务。
这位老同志本人也表示:自己确实有这方面的毛病,可以不担任这个职务,到地方工作。
实际上,父亲、陶铸与该同志在延安时经常在一起谈天说地,感情十分要好,还戏称为“桃园三结义”。然而,党的组织工作岂能搀杂私人感情,为此,父亲曾四次代表老同志和组织的意见向老革命家汇报。
父亲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即对负责组织工作的领导说:“所有干部的调动和提拔,都由中组部调查、审核,提出建议后不要报我,直接拿到书记处会上讨论。”父亲言行一致。从1977年12月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到1987年1月辞去总书记的九年多时间里,他没有私自提拔或调动过任何一名干部。
1986年,政治体制改革再次被提到党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邓小平在6月间指出:“现在看,不搞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适应形势。改革,应该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且应该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
为了实现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的构想,父亲十分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强调健全法制,保证多数人的民主,并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没有研究透,急忙上马不行。于是,便集中力量搞一个能和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相比美的“精神文明建设决议”。
为了端正党风
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家长制作风在党内陋习难改,“以人治国”、“以言代法”,遗患甚多,为害多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同时,父亲着手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出了“以法治国”,并十分赞同在新修订的党章中写上:党的组织和党员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父亲认为,端正党风不仅是党员干部的事,党员干部的子女也应为之努力。然而,一些干部子女利用父母职务的方便,不法经商牟利,在群众中引起了越来越大和极其不良的影响。
那是1985年,一份涉嫌一名政治局委员儿子案件的请示报告送到了父亲面前。报告写道:侦查人员因不能进入首长驻地而无法找到当事人,也无法取证,以致案子长期搁置。报告要求:搜查涉嫌人居住地,以便找到嫌疑人和与案件有关的线索,完成对整个案件的侦查工作。
不知道父亲有没有注意到,当时竟无人对这个报告作出批示。他却毫无顾忌地批道:各级领导机关理应协助公安人员依法办案。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满 妹
编辑:
梁昌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