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 [抗战] |
韩湘琳口述:日军仇恨国际救援组织
韩湘琳,男
调查地点:南京大学
调查时间:1984年
调查人:高兴祖
在日军侵占南京以前,十一月初,国民党政府决定迁都武汉,高级官员都开始陆续西迁。
十一月中旬,一般市民也有往乡下逃难的。十二月十二日,我去下关运米,因我当时在国际救济委员会担任管理难民区粮食的工作。
我带着几个人从珠江路到下关去,沿路看到很多266幸存者调查口述散兵,三五成群,向下关走去。当时,挹江门东边的一个城门已经堵塞不通,西边的一个门半开着,才能走过一辆车子。周围都是铁丝网、麻袋等阻碍物。
十二月十二日晚,我又带了六七个搬运工人去下关运米。一路上只见满地都是丢弃的子弹、军服、皮箱和行李等物品,城外已经看不到其他行人了。当时,城内百分之八九十的居民已经逃入难民区。
在日军侵占南京前的六七天,就远远地听到枪炮声。听说沦陷前十天,在雨花台有过激战,日军伤亡甚重。当时城内粮食还是充足的。一部分是因为国民党开始想固守南京,贮备了一些粮食;另外,城内市民外逃的很多,粮食不会带走。
在日军侵入市内以前,城区虽然比较混乱,但是没有抢劫现象。城内,士兵比老百姓和警察多,所有的商店已全部关了门,但水电没有停止。十二月十日,国民党政府决定放弃南京,从苏州撤退到南京的教导总队,还有原属白崇禧的广西部队(七十五、七十四师,唐生智本人没有部队,指挥不灵)等,要撤出南京。唯一的道路就是渡过长江到浦口再转徐州,由京汉路至武汉。但长江上只有两三只渡船。这些军队,为了争夺渡船,曾发生过冲突。有的部队抢上了船,就架起机枪,不让其他部队上船。
当时,难民区难民约有25万人(原南京市民约有120万人),逃走的老百姓,主要是向安徽芜湖方向逃的。十三日早晨,我乘汽车由珠江路去上海路。两个白俄招手要我停车,说日本人已经进城。我立即返回小粉桥一号住处,约有难民九百多人。我回到家后,听到枪声很近,就在阳台上偷偷地张望。只见在汉奸的安排下,珠江路口有许多难民在拍手欢迎日军,并呼“皇军万岁”。但随后就听到广州路上有枪声,打死一两个欢迎的难民,群众就立即逃散。当天,四处都是大火,只听到群众的嚎哭声,使人感到极端恐怖。
这样的情景一直持续了三个星期之久。日军进城后,水电停止了。到第七天,日军急于找电工修复水电。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相关新闻
编辑:
梁昌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