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教材中的弥天大谎:课文竟是胡编乱造
2008年09月28日 10:50新京报 】 【打印

新京报:这篇文章入选到中学语文教材合理吗?

叶永烈:当然不合适。应该立即从中学语文教材删去《悲壮的两小时》。

新京报:您怎么看待这一事情?

叶永烈:我曾经一再提倡现代青年应该“文理兼优”。全国统编教材中学语文高中第三册曾经选入我的文章《文与理》,就是强调:学文的应当懂一点理,学理的应当懂一点文。中学语文教材编者的文学水平当然是不错的,但是科学修养恐怕欠缺,不然就不会看不出《悲壮的两小时》的科学错误。

新京报:我们是否应该告诉孩子们真相?这对孩子们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叶永烈:我们不仅应当告诉孩子《悲壮的两小时》错在哪里,而且应该让孩子们也从事吸取教训,一定要文理并重。作为未来的接班人,必须既有文学修养,又懂得现代科学。

孔庆东:教材编写是国家大事

新京报:记得您在两年前曾经和钱理群等编著了一本《审视中学语文教育》,其中对于当下的中学语文教育进行了反思。不过,那多是从教育理念层面上。而这次中学语文教材入选了一篇硬伤累累的文章,您怎么看待这一事情?

孔庆东:我不能够只根据批判者的文章直接否定那篇文章,因为批判者没有提供第一手材料。只能说我同意批判者的质疑和那种负责精神。

新京报:您认为是什么因素使这篇文章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您觉得教材编撰者知道这篇文章的硬伤所在吗?

孔庆东:我想我们的教材中肯定还有不少存在硬伤的文章,其根本原因是编选者的水平不够,教材的编写权被很多利益集团垄断着,所以硬伤难免。不是他们故意要选存在问题的文章,而是他们看不出问题来。

新京报:您认为这会对广大的中学生读者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消除这种影响?

孔庆东:这种情况的影响当然不好,但是其实早就这样影响了,不是一时产生的,当然也不会一时就消除了。必须长期坚持批判精神。

新京报:您觉得在今后语文教材的编撰上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孔庆东:语文改革,最初是受到粗暴批判和围剿。现在看到人民和政府都支持改革,改革成了主流思路了,于是很多人便来篡夺改革的成果。所以,必须坚持韧性的战斗,有左反左,有右反右。编纂语文教材一要有知名专家挂帅,二要有民主操作机制,三还要接受舆论监督,必须看成国家大事,才能少犯错误,多积善德。

更多历史内容请点击>>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新闻图片花花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