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变迁史
2008年08月29日 17:24大河网 】 【打印
相关标签: [人民公社]

【大食堂】

加入人民公社大集体,第一步就是交东西。

杨店街大会开完后,周楼村开始开会,动员群众加入大社,动员群众把生产资料交给集体。

交了一头牛,交了一个耙,周留栓的父亲把家里的大件物品都交给了公家。随后,周家的余粮也变成了公家的。

这时候,周留栓的父亲像多数村民一样,都热切地盼望着共产主义的到来。有的“坏分子”把打麦用的石碾子埋起来。

因为不少人藏东西,公社干部开始想办法,推广“大搬家”。于是,周家又把锅碗瓢勺都交了出来,然后搬到指定的地方住。

恰在此时,人民公社治下的韩楼大队先锋一社出了一个典型:农忙大食堂。

他们的一个青年突击队在开荒过程中,组建了公共食堂,“把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了出来”,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既能防止“坏分子”私藏东西,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大食堂开始在全公社范围内迅速推广。顺口溜再次飘了起来。“杏花村,桃花庄,八个老婆夸食堂;桂花菜,丰收汤,八宝米饭喷喷香。老人吃了食堂饭,一夜长成托天王;铁匠吃了食堂饭,三间草棚能炼钢;工匠吃了食堂饭,能叫石蟾长翅膀;干部吃了食堂饭,心中升起红太阳;工人吃了食堂饭,发明创造赛孔明;军人吃了食堂饭,狠狠打击美国狼;社员吃了食堂饭,山坡也能产米粮”。

在周留栓的记忆里,食堂刚开始有肉有菜,馒头管够。老人有专门的老人餐,托儿所则有专门的“儿童营养套餐”。

大放“卫星”之后,一首顺口溜开始讽刺大食堂,“食堂好处天天说,端起饭碗打哆嗦,正要张口把饭吃——哎呀,不好!碗中饿鬼要吃我。我吃他来他吃我,这回我怕不得活”。

【放“卫星”】

1958年,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放了中国第一颗“卫星”,轰动了全国。这颗“卫星”是小麦亩产3821斤,消息放在1958年6月12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上。

此后一段时间,遂平县县报几乎天天出号外,每天都有崭新的“卫星”冲向天。

直到今天,第一颗“高产卫星”还是农业科学家遥不可及的梦想。周留栓保存的资料显示,创造“奇迹”的,是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韩楼大队的2.9亩小麦试验田。

为了提高产量,培育者在试验田里横竖各播一次,麦子长成了方格状,密得只能用手拔草。培育者估计,这块麦田将夺取近千斤的产量。这在当时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但公社领导不同意。公社定下的基调是“亩产至少3000斤”。

3000斤,这个数字让大家很发愁,最后培育者想了个办法,把10亩地的小麦弄一起。公社社长钟青德表示赞同,当夜,10多人趁群众熟睡时收割了附近几块地的麦子。

随后,新华社一名女记者和公社书记陈丙寅闻讯赶到。

这名女记者回忆说,她刚到现场时惊叫:“这么多麦秆能插下吗?”她的态度当即遭到了现场农民的反对,一个大嫂冲她说:“你是记者还是保守派?”

称到天黑,得出平均亩产3853斤的结论。最后确定按亩产3821斤上报。

这个数字,周留栓的父亲周文才说啥都不信。种了一辈子地,作为耧把势,他知道亩产200多斤都是高产了。但他也就是在家里说说,出去从来不敢说。

卫星   嵖岈山   子洋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