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群和蒋介石一起留学日本影响终身(图)
2008年05月09日 17:49书摘 】 【打印

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其实生活上还是颇为宽裕的。当时清政府每月发给10元伙食费,学校发3元,而每天伙食费花销很少,因此他们用剩余的钱在外面租了一间周日使用的房子,等到周日放假的时候,他们便到这个房间来,舒舒服服地过个周末。当时的日本人不吃猪下水,他们便花了几毛钱买了回来,自己生火做饭,加点清酒,邀请一些同学一起聚会,生活还是相对比较惬意的。

对张群和蒋介石以后的人生而言,在日本重大的事情就是加入了同盟会,开始了革命活动。当时有大批革命志士流亡日本,孙中山等革命领袖,1905年在东京成立了同盟会,组建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政党,大批留学生积极参加进来,东京的革命气氛逐步高涨,振武学校也有很多人参加了同盟会,黄郛就是其中的一个。

在张群、蒋介石二人还没有到日本之前,黄郛就已在日本振武学校学习了两年,积极从事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之后,黄郛与蒋介石和张群成为了拜把兄弟。当时,黄郛联络了一批留学生,组成了“热血丈夫团”,后来改称“成城团”,张群加入了这个组织,并在黄郛的指引下,加入了同盟会,秘密从事革命活动,而蒋介石则是在1908年回国度假的时候,经陈其美介绍加入同盟会的。

经过两年的刻苦学习,张群和蒋介石在振武学校结业了。按规定,他们要以士官候补生的身份,被分发到日本第13师团野炮兵第十九联队实习,这支部队驻扎在本州西北部的高田。高田是一个寒冷多雪的地方。1910年12月4日,他们到达了高田,茫茫冰天雪地让他们的心也开始变凉,他们知道在振武学校相对惬意的生活再也不会有了。

在高田的日子里,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磨炼。他们每天早晨5点钟准时起床,然后到外面提冷水洗脸,之后便是每天早上和下午都要进行的“擦马工作”。这是炮兵每天必须做的工作,但并不是简单的工作,是要从马蹄、马腿开始擦,擦到马背,再擦到马头、马尾,马的每一个关节,每一块肌肉都要用禾束使劲地摩擦,经过一个多小时,马的血脉畅通了,人也浑身发热了,然后还要牵着马去饮水喂料。等马吃饱了,人才能去吃饭,而营房的饭菜,对于张群来说,绝对是一种考验。这饭菜不仅是口味问题,而且就根本吃不饱,每顿饭就只有一碗冷饭或者是麦饭,菜只有几块萝卜干或者一块咸鱼。对张群他们这些大小伙子来说,这简直就是一种折磨,他们常常饿得胃倒酸水,并且营房还规定,不能出去买东西吃,只有熬到晚上,在军人俱乐部买几块饼干,聊以充饥。

其实,比起他们上面的一级又一级的军官来说,这些磨炼还算是轻的。日本军队强调对长官的绝对服从,听从上级的使唤,作为二等兵的张群和蒋介石,必须侍候他们的上级,给他们洗衣服,擦靴子,还要侍候他们睡觉,稍有违抗,就会被责骂,甚至拳脚相加。他们当时认为这是极不合理的,但是蒋介石后来对于这段岁月还是给了一些客观的评价。他说,纪律的束缚和生活的单调,干燥无味,使我当时觉得太不合理了。但是今天回忆起来,我生平生活之所以能够简单,工作之所以能够有恒,40年如一日,确实有赖于这一年士兵生活所奠定的基础。对于张群而言,影响也自然是很大的,他后来能够死心塌地跟随蒋介石,宦海沉浮,淡泊心宽,没有什么怨言,与这一时期形成的绝对服从上级的心态和意志,也是分不开的。

1911年10月,又一个冬天开始了,对于在温暖的四川长大的张群来说,对高田的冬天充满了恐惧,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能否挺过这个冬天,但是一封信改变了一切。那是陈其美从上海寄给蒋介石的,原来国内爆发了武昌起义,革命成功了,同盟会的成员被充分调动起来,参与到革命中去,陈其美希望蒋介石能够回国帮助自己。蒋介石和张群早已受够了这里非人的生活,决定马上动身,但是当时日本对于中国的革命持观望态度,不支持也不反对,因此,当蒋介石向第13师团的长官冈外史提出辞呈的时候,被严厉拒绝了,而且日本军队的纪律非常严格,擅自离队会被视为逃跑,是要受到宪兵追查的,他们决定向第19联队的队长飞松宽吾争取支持,飞松宽吾也没有批准的权力,只是给了他们两天的假期,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两天的时间已经足够离开日本了,于是他们收拾了行李准备离开,但是联队的官兵们不愿意,说是起码得开个欢送会,于是他们以清水代酒,传杯共饮,颇有一番易水诀别的气氛。

于是,蒋介石、张群和要求一同回国的陈星枢一起来到东京,向各自的同盟会支部支取了回国的费用后,脱掉军装。蒋介石换了和服,其余二人身着学生装,登上了赶往上海的轮船,从此揭开了他们人生新的一页。

(连载:蒋介石的终身幕僚张群   作者:杨跃进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梁昌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