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新论:中日交往的历史经验及对当代的启示
2008年05月06日 08:59文摘 】 【打印
相关标签: [中日关系]

从历史上看,因地理的因素,狭小的日本列岛内部,始终存在向大陆扩张其生存空间和挑战中国的欲望和冲动,并伴随日本岛内的统一和分裂、强盛和衰落,时起时伏千年不熄。日本的遣唐使虽被人一厢情愿地看成是中日友好交往的一段历史佳话,但从日本长期向亚洲扩张的历史行为看,同时具有向中国学习,以便超越中国战胜中国,绝非单纯为友谊而来。

自古以来,日本的扩张方向就是大陆,中国是其地缘政治上的历史性障碍,中国即使主观上丝毫不想威胁日本,中国的存在就是日本的不舒服。而一个强大的中国存在,日本更感到特别的别扭。这或许就是日本对中国长期的“历史情结”。日本天然的扩张欲望决定了历史上中日交往敌意胜于友好,冲突多于合作。中日关系的这一历史性质,可以说至今没有根本的改变。以50年对中国丧心病狂的侵略的惨败,本土被美国占领,国家军事机器被摧毁才换来20年和中国友好相处,现在借助美国国力得到恢复,又开始挑衅中国,“一阔脸就变”的历史习性无根本之变化。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迅速崛起势头,日本感到类似晚清和抗战前中国处于内乱的历史机遇一去不复返了,一个巨人即将历史性地崛起,幷有极大可能成为东亚地区无可匹敌的领袖国家。而自己除了经济上的大国地位外,外交、军事仍在美国的羽翼下蝇营狗苟,且有可能沦为亚洲的二等国家,内心日益感到不安,甚至恐惧。日本的“历史情结”被再次激活了。

面对日本这种“历史情结”,一味容忍、宽恕、友谊、退让对中国来说恐怕不是善策,也不可能带来长久安宁。所谓的“以德报怨”对居心叵测的怀有宿怨邻国而言,只是示弱的表现,只有姑息养奸的效果。有必要澄清一下,“以德报怨”是对儒家处世原则的严重歪曲,《论语 宪问》云:“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可见孔子不主张以德报怨,而是主张以公正为原则对待别人的各种合理的和不合理的怨恨。考察整个中日关系史,可以说“以德报怨”是极其不明智的,中日关系史是一部“以德报怨”的失败史。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