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的三峡工程
2008年02月23日 09:48《书摘》 】 【打印
相关标签: [国民党]

1985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钱昌照(前排中)

钱昌照说,根据萨凡奇的构想,为了预防氢弹袭击,电厂要放在水下,大坝要能够抵挡常规武器的轰炸。大坝建成后,由于坝身不高,发电能力为1056万千瓦,只需要淹没万县,移民30万。三峡工程完成后,交流电供电范围在方圆1000公里左右,最远可将电力送到上海。除发电以外,还要办几个化工厂,并兼顾航运、防洪、灌溉、都市供水、水产养殖等方面,所以他认为“这是一个多元计划”(第81页)。萨凡奇也说,这是一个好方案,长江水流一旦被控制,下游的湖泊就可以耕作,水浇地也可以扩大四五百万亩左右。至于该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其他一系列问题,当时并没有考虑,这可能与时代的局限性有关。

方案出台后,立刻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美国《幸福》杂志的老板来华时,曾不客气地问:“中国有能力搞这么大的工程吗?”钱昌照没有正面回答,却说了这样一句:“中国人是聪明的,有志气,就要做这个大事,使中国人有自信心。”后来,蒋介石在一次宴会上向美国朋友介绍三峡大坝时,还特意表示:“你回美后请向总统报告,大坝告成后,将取名为罗斯福大坝。”(第83页)

为何半途而废?

按钱昌照的说法,三峡大坝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是一项“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第82页)的工程。在他主持筹备三峡工程的最初两年里,工程设计“耗用了100多万美元”。他估计,假如“再花100万,1948年就可以施工”(同上)了。让他始料不及的是,到1947年4月,事情突然发生变化。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