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 [清朝] |
按照礼部早已经安排好的时间表,皇帝和太后一行应该在顺治元年九月十七日到达北京。在通州只是迎入行殿短暂停留一下,然后,便前往北京。但实际上,摄政王多尔衮率领百官迎接至通州城外五里处,进入行殿,百官叩拜如仪后退出,摄政王留下与皇帝、皇太后叙话。不久,百官接到命令,皇帝一行旅途劳顿,决定当夜驻跸通州,次日一早起驾进京(《清世祖实录》卷八)。有历史学家认为,就是在这一天,时年32岁的孝庄皇太后,开始以自己的满腔柔情来回报同样是32岁的大英雄多尔衮。
顺治元年十月一日,第二次登基的福临册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顺治二年年初,加为“皇叔父摄政王”;顺治五年十一月尊为“皇父摄政王”。这种层层升级的尊崇,必定与多尔衮威权日重有关,也无法排除他与孝庄皇太后之间感情不断升温的可能。
清算多尔衮辅佐福临成就康熙
顺治八年二月,在清算多尔衮的疾风暴雨中,皇帝颁布煌煌诏书,指斥多尔衮的累累罪行,其中谈到了多尔衮“亲到皇宫内院”,等于公开承认了多尔衮与孝庄皇太后之间事实上的夫妻关系。假如不是成了公开的秘密,对于此类事情,皇家一般都是能瞒则瞒,能骗则骗的。果然,到康熙朝修《清世祖实录》时,在卷五十三条中,这一段便被删去了。有一种说法,说是太后与多尔衮大婚的诏书一直保留在大清官方的原始记录中,后来,到乾隆时代,纪晓岚在皇家档案馆中还曾经看到过,他建议乾隆皇帝为了皇家脸面考虑,把这些档案彻底销毁了。
这种情形表明,在当时的社会心理中,在满洲人看来,这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考虑了。而从汉族人那无数贞节牌坊来看,这对于太后本身和新王朝形象的杀伤力却极大。因此,才被弄得如此欲盖弥彰。若是今天还用这种思维看待此事的话,就不仅可疑,而且可笑了。
孝庄皇太后的这些做法,除了感情和报恩之外,一个最深切的动机,其实还是为了保住儿子的皇位。可惜,这小皇帝的一切来得都太过容易,他根本无法体谅母亲的苦心,使这一切反倒成了他憎恶多尔衮和自己母亲的心结。
事实上,多尔衮可能也并不为此感谢孝庄皇太后。以睿亲王的聪敏睿智,大约他也早就看出了孝庄皇太后的心思。这可能是他做了“皇父摄政王”之后,时间刚过一年,便纳娶侄媳妇———前肃亲王豪格夫人的重要原因。大约也是他去世前一段时间里,长期在外,很少回北京的重要原因。
相关新闻
编辑:
梁昌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