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遗体是如何保存的
相关标签: | [毛泽东] |
毛泽东逝世时的华国锋与叶剑英
首先要摆正遗体的姿势。手臂怎么摆?是下垂,还是像列宁那样摆在胸前?经请示领导,按中国人民的传统习惯,下垂。
三人配合得非常默契。张炳常是搞人体解剖学的,平时处理尸体的机会多,技术熟练;陈克铨年轻,动作灵活,手巧;徐静是从事组织学的,平时很少和尸体打交道,但她大胆心细。三人紧密配合,边做边商量。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工作,终于顺利完成了全过程。遗体长期保存,需要注入大量的防腐液。但是,大剂量注射防腐液后产生的肿胀现象何时消退,徐静心里没底,张炳常说24小时即可消退。果然,在24小时以后有明显消退,到11日清晨遗体从中南海向人民大会堂转移时,已达到了满意的效果。事后证实,大剂量注入防腐剂是正确的,否则后患无穷。
做完防腐处理后,一直到10日深夜,他们三人一直守候在遗体旁,仔细地观察着遗体的细微变化。为长期保存做好原始记录。
10日下午,他们重新量了主席遗体的尺寸。红都服装厂的师傅们很快赶制出中山装,一套厚一点的深灰色,一套薄一点的浅灰色。经中央领导同志审定,给主席穿了浅灰色的那一套。理发师小周为主席重新梳理好头发,北京医院病理科马燕龙技师为主席做了细致的化妆整容。
从1976年9月11日至17日,毛主席遗体移进人民大会堂北大厅,在这里举行群众吊唁、瞻仰活动。
按照遗体保护的要求,大厅内所有能够使用的风冷设备全部启动,温度降得很低,使得人穿着大衣还觉得冷,即使如此,对遗体保护来说还不够低。这样下去,不仅使得来吊唁的老同志无法忍受,而且人们带来的热气还会使室内温度升高,对遗体保护不利。领导和专家们一致认为,应制作一个有机玻璃棺罩,使遗体与环境隔离,棺内局部降温。专家们提出,不但要降温,还要隔氧。
相关报道:
相关新闻
作者:
胡移山 黎明 斯夫
编辑:
刘志明
|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