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赖出走边境紧张 毛泽东决策对印战争内情
2007年12月17日 07:33人民网 】 【打印

开往前线的印军第七旅

无需再忍

从1961年起,印度军队不断向中国境内入侵,在东段已越过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在西段也开始设立新的侵略据点,到中印边界冲突爆发之前,印度在中印边界西段的中国境内竟设立了43个侵略据点。这些据点有的接近到中国哨所只有几米的地方,有的甚至设立到中国哨所的后面,切断了中国哨所的后路。中国有些边防哨所只是夏天有人,冬天因风雪大而撤回,印度就乘机渗入侵占。因此,中国的边防哨所与印度的侵略据点形成犬牙交错的局面,边界已不是一条线了。当时印度的气焰非常嚣张,想通过这种方式入侵西藏,迫使中国承认印度所谓的中印边界线和“麦克马洪线”。

对于印度在边境挑起的武装冲突,中国政府一再忍让,一再要求印度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来解决两国的边界问题,但印度就是听不进去,而且变本加厉。

事态发展到1962年,印度向中国领土进逼时,我们退让。后来,甚至发展到印度士兵抢夺中国哨兵的枪的事情发生。

从9月20日午夜起,盘踞在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北中国扯冬地区的印度侵略军,不断向中国边防部队发动武装攻击,共打死、打伤中国边防人员47人。为此,中国政府先后向印度政府提出了7次最严重的抗议,并要求其立即停止进攻。但是,印度一意孤行,把中国政府的克制忍让视为软弱可欺,恣意扩大侵略。

10月12日,尼赫鲁竟下令把中国军队从中国领土上“清除掉”。至10月20日清晨,印军终于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中国边防部队只是在受到印度军队多次猖狂进攻,遭到严重伤亡,忍无可忍,退无可退的情况下,而不得不进行自卫反击的。

对于这场自卫反击战,毛泽东等亲自领导和掌握,很快就取得了胜利。在这场斗争中,充分体现了毛泽东高度的原则性与灵活性,以及“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例如: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作了自卫反击的准备,总参谋部已给边防部队下达了作战预令时,毛泽东考虑还不要打,想在边境上让印度再深入一些。

这样做有两个理由:一是在政治上更有利于揭露印度二是在军事上,侵略者越深入,越便于我迂回、包围、聚歼。

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对这场斗争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在中国政府准备反击之前,周恩来连续写了3封信给尼赫鲁,希望他悬崖勒马,以中印友谊为重,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重,和平解决边界问题,不要打仗。

但这并没有使尼赫鲁改变主意,停止侵略。相反,尼赫鲁却更加趾高气扬。当时尼赫鲁正在锡兰访问,锡兰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劝他不要同中国打仗。他非但不听,反而扬言要在一个星期之内把中国军队“扫荡”出去。

相关报道:

毛泽东与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毛泽东决策的最后一战:中越西沙海战

1974年中越西沙海战:鲜为人知的细节

1974年中越西沙海战珍藏老照片

李光耀:邓小平决策对越自卫反击战内情

韩战:志愿军战俘归国内幕

冷暖人生:一名流落台湾志愿军战俘的凄凉回忆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