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历史 > 历史纪事 > 正文 |
|
相关标签 | [中日关系] |
1962年11月,廖承志同志和日本自民党国会议员高碕达之助在北京共同签署中日长期综合贸易备忘录。该备忘录在中日关系上是一个重要突破。
峰回路转
1971年7月15日上午,日本首相佐藤荣作开完内阁会议,刚要走出会议室,他的秘书把一份备忘录送到他面前。佐藤像往常一样接过去,没有意识到这份备忘录有什么重要内容。佐藤看完备忘录后,脸色顿时变了,只见上面写道:“基辛格博士于7月9日至11日访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尼克松总统将于明年5月以前访华。发表时间为日本时间上午11时半。”佐藤连忙看手表,11时27分,离发表仅剩3分钟。
这则消息对他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他绝对没想到尼克松会把日本撇在一边,事先既不联系也不商量便密派基辛格作为其特使访华,并决定自己也亲自前往中国访问。仅在八个月之前,佐藤赴美访问,并与尼克松会晤。当时尼克松还向他保证:“关于对华政策将来的发展,将继续与贵国密切联系和协商。”如今,尼克松这种越顶外交使佐藤政府陷入尴尬境地。
佐藤荣作是1964年11月出任日本首相的。上台前,他在对华政策上讲了不少漂亮话。可执政后却继续追随美国,亲蒋反华。因此,在他执政的7年零8个月之中,中日关系依然原地踏步,没有任何进展。后来,廖承志在与日本朋友谈话时,曾戏称佐藤在日中关系上不是“荣作”而是“无作”,一时在日本传为笑谈。这种“无作”引起了呼吁日中邦交正常化的日本各界人士的不满,各在野党纷纷摩拳擦掌要追究佐藤内阁的责任,由此加速了佐藤的下台。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当总统专机在北京机场徐徐降落时,总统访华的时况也开始通过卫星电视向世界各地进行转播。在日本东京的首相官邸,佐藤正坐在电视机前,怀着一种极为复杂的心情收看尼克松访华的场面。说实话,佐藤本不想看,因为他知道这是一种刺激和打击,但他又忍不住想看,因为他要看一看尼克松是怎样对待中国人的。只见屏幕上出现了尼克松走下飞机,热情地与周恩来握手寒暄的情景,就好像20多年的敌对从未发生似的。接下来就是五星红旗和星条旗迎风招展,《义勇军进行曲》和《星条旗歌》在机场上空回响,周恩来和尼克松检阅中国海陆空三军仪仗队。佐藤再也看不下去了……
美国总统的中国之行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给日本带来巨大的冲击。日本政界一批有识之士以此为契机,强烈要求日本当局迅速开展自主和平外交,改善日中关系。
1972年7月,在中国问题上一筹莫展的佐藤荣作在一片反对声中,被迫辞去首相职务。接着,田中角荣在选举中获胜,出任新首相,并很快组成了田中内阁,大平正芳任外相。
在7月7日召开的第一次内阁会议上,田中就公开宣布“要加快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邦交正常化的步伐”。他还表示:“充分理解”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的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原则,即: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二、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日台条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大平正芳外相说的更加明确:为实现邦交正常化,首相或外相有必要在某个时期访华。田中和大平的讲话标志着日本政府的对华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作者:
郭伟伟
编辑: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