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蓝领调查:一个被“重用”却不被重视的群体
2006年10月28日 12:34中国经营报

声音

孙诚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技工短缺的深层原因是中国教育结构的失衡。目前,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发展不协调,突出的问题是高中阶段教育中普通高中发展大大快于中等职教,普、职比差距太大。

与普教相比,政府财政对职业教育支持明显不足。2004年,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12.7亿元,表面上比1994年增长了1.6倍,但其实这个数字远低于教育总经费的增长速度。根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联合发布的数字,职业教育经费占全国总教育经费的比例从1994年的13.4%下降到2004年的7.1%。

蒋国华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

从教育部门自身来说,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教育功能定位和教育自身分类都不明晰。培养研究型人才与培养技术型人才混在一起。从管理体制来说,目前教育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和人事部都在管理职业教育,各部门对职业教育的管理思路各不相同,这样的多头管理导致职教的管理体制难以理顺。

现在只有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是比较明确的,由政府来投入。而职业教育该由谁投入,目前并不明确。现在政府部门有人提出希望让企业承担职业教育。但是,哪家企业不是面临市场经济的重重压力?让他们办职业教育,谈何容易!

吴全全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研究员

我坚决反对职业教育市场化。因为不论在中国还是外国,职业教育的对象大多是经济不富裕的社会群体,在中国还涉及到农民工问题。如果把职业教育完全推向市场,办教育者要赢利,谁来为不富裕甚至贫困的群体买单?

职业教育是公共事业,就应该由政府来买单。当然,在坚持职业教育公益性的基础上,可以引进多元化的投资模式。发达国家对职教的管理都是出于一个基本认识:职业教育是完全不同于普通教育的一个独立的教育体系。而我们过去恰恰是忽视了这一点,套用普教模式来搞职教,教育政策、教育观念都是在培养“学术精英”,而不是“高级技术人才”。

现在“产业立国”已经是中国发展战略的一部分,要发展职业教育,首先要及时调整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要站在“独立的教育体系”的高度重新看待职业教育。

其次,应尽快重新修订职业教育法,并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我们考察时看到,德国是世界上职业教育最先进的国家之一,他们把职业教育的专门法规写入国家最高级别的联邦法案中,内容非常翔实,操作性很强。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自1996年施行至今已有十年,却尚未出台实施细则,法条中也多为概括性语言,很难进行实际操作。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作者: 孙晨杨锋磊熊学慧王晶   编辑: liaosm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