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华山作证,听渭水讲述”
2009年03月13日 15:32人民政协网 】 【打印
 

 

然而面对这样的困难,任永敏及他的团队不仅没有被现实的困境止步不前,而且异军突起。短短几年时间,扶贫培训集团现已经进军到山西省太原、运城,山东的威海以及甘肃兰州等地。集团学校的数量由22所增加到28所,已有近千人的教职工,在校生接近15000人。

职业教育培训竞争日趋激烈,这意味着它正是发展的热点和机遇,竞争意味着你的实力的抗险力,意味着你的思路和胆识,也意味着这是一片压力重重的天地。那么,到底是什么支撑起任永敏和他的培训集团有今天这样的辉煌业绩?是什么给任永敏这样的发展信心和勇气?又是什么使得任永敏和他的培训集团具有如此强大的竞争力,跨过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而走向成功呢?

其实,事业就是一种激情,就是一种精神,你的睿智只有在这样的激情和精神支撑下才有发挥的可能。人只要有了这样一种执着和热爱,任何困难和压力也就不在话下了。当笔者初次见到任永敏,你不会相信这是一个做成大事的人,他非常普通,根本没有28所学校和15000学员大型培训集团总裁的架势,从他身上你能够看到的,只有事业、工作和发展的追求,只有那种亲和、近人的坚韧的神情,这不正是事业发展的最本质的支撑点吗?

任永敏说:我学校招收对象是广大的农民子弟,且是偏远地区落后贫穷的那些农民子弟。这样的农民子弟所看重的不是学校的高楼大厦,不是舒适的吃住条件,因为那样成本太高,他们拿不出那么多钱来上学。他们所需要的是能学到过硬的技能。将来能在社会上胜任一份工作,任永敏说:“我没有那么多投资在每所学校都有征地盖大楼,即便是我能够那样,而农民子弟也可能就不来我的学校,也就可能因此上不了学了。我就是要为农民子弟办学,为那些上不了高中和大学的农民孩子走技能成才路子而创造条件。中国有九亿农民啊,有百分之四五十的子弟还被困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这些孩子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靠职业教育培训。我出身农民,深知农民的苦衷,深知农民在想什么,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我有这样的责任和义务去帮助他们,带领他们走向脱贫致富的道路,所以我注重的是学校设备的投入,注重学生能够学到真本事而不是什么优越的生活条件”。正是在这样的宗旨指导下,任永敏十分重视学校内涵建设,近几年,在学校设备上的投资就达3000余万元。

扶贫培训集团之所以有了今天的跨越,那就是因为它的准确定位和选向。扶贫培训集团“连锁复制”的办学模式,抓住了职业教育培训需求的本质,不以奢华为荣,而以实用为美。低成本运作,减轻了办学投资的压力,而可以将有限的资金用于提高培训设备和教学质量上,以至于学员在学技能上处于领先地位。陕西扶贫培训集团近几年高高筑起的职业教育培训大厦,应该说是由任永敏的精神品格来支撑的。任永敏富于情感且心胸开阔,一个由千人构成的工作团队,所以能够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而且有着极强的执行力,那就是因为有了任永敏“大爱”这个核心纽带。他爱他的事业,爱他的学校,爱他的老师,爱他的学员,大爱无边。爱,实际上就是一种责任。已经成为陕西省政协委员的任永敏,必将会将他的大爱与其崇高的社会责任播撒及所需要爱的人。

   编辑: 王棣
解析财智栏目由 北京华夏采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承建 栏目热线:010-63992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