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路上,感受脉动中国】串珠成链 “新火线”点燃乡村振兴梦
资讯
资讯 > 正能量 > 正文
站内

【乡路上,感受脉动中国】串珠成链 “新火线”点燃乡村振兴梦

自动播放

编者按:道路通,百业兴。以“四好农村路”为代表的农村公路,纵横交织、四通八达,连接万里河山,为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客流物流,带动乡村整体面貌发生巨变,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振兴路。央广网特别推出《乡路上,感受脉动中国》系列报道,沿着“四好农村路”,访村落、进田园、看产业,探寻乡土文脉,纵观发展变迁,与您一起感受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

央广网天门4月3日消息 自动化大米加工车间里机器轰鸣,一辆辆满载大米的货车沿着“新火线”疾驰而去;公路两旁,游客们不时停下车,举起手机记录下沿途的田园风光;不远处,农家乐的招牌格外醒目,飘出的饭菜香气吸引着过往行人……这条全长20.34公里的“新火线”,正以路为笔,绘就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新火线”串联天门市黄潭镇新华村至佛子山镇佛祖山村火门口山,途经振兴村、北港村、沿湖村等多个村组,是当地客运、物流进出的主要通道。不仅被当地群众称为“最美农村路”,更是大家心中名副其实的“致富路”。

当地某大米加工企业生产线马力全开(央广网记者邓子依 摄)

“以前路不好,大米运出去要绕行1小时,现在40分钟直达天门市区,一年光物流成本就省下200万元。”当地一家大米加工企业负责人吴志雄感慨。“新火线”通车后,企业运输损耗降低,跨市销量显著增长。

这条公路带来的改变远不止于此。佛子山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谈选平介绍,“新火线串联起万亩稻田、千亩茶园和特色水产,像一条金丝玉线,把零散的产业‘珍珠’串成了链。”如今,沿线土地流转3000亩,新增就业500余人,全镇村民增收超2000万元。

“路通了,游客多了!”村民魏军利在“新火线”通车后开起了农家乐,旺季日接待超百人。运输时间缩短和收购价上涨让他的稻田收入增加,加上农家乐收益,年增收数万元。

“新火线”沿线风景秀丽(央广网记者邓子依 摄)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佛子山镇的乡村旅游也焕发出新活力。火门山茶园日均游客超500人次;四季花海、渔舟晚歌等景点串成精品线路。“过去坑洼路劝退游客,现在路景融合,游客量翻番!”谈选平说,“新火线”配套观景平台、休闲廊道,还与周边“四好农村路”循环圈相连,实现了“公路旅游”变“旅游公路”的美丽蜕变。

“起点是民生,终点亦是民生。”谈选平表示,未来,将沿“新火线”扩建高标准农田、开发稻田观光项目,让“一粒米”带动“一条链”,“一条路”串起乡村“振兴梦”。

监制:陶玉德

统筹:张卓 李红笛

采制:赵玲 邓子依

鸣谢:天门市委宣传部

推荐0

为您推荐

算法反馈
已显示全部内容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