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人物
【爆料白宫群聊泄密,他早就和特朗普不对付了】20世纪90年代,戈德伯格以自由记者身份在中东多国工作,其间他曾被以色列情报机构短暂拘留,这段经历后来成为他写作的灵感来源。他在《纽约客》(The New Yorker)担任中东特派员期间,深入报道了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伊拉克战争等重大事件,以细腻的笔触和敏锐的洞察力赢得了业界尊重。
戈德伯格与特朗普的关系可以用“针锋相对”来形容。这种对立并非始于2025年的群聊事件,而是早在特朗普首次竞选总统时就已埋下种子。>>详情
【“群聊门”泄密,“战争部”部长名副其实】跟曝光泄密事件的戈德伯格一样,赫格塞思在担任国防部长之前,也曾是一个媒体人。2014年,赫格塞思结束在美国陆军国民警卫队的服役后,以撰稿人的身份加入福克斯新闻。之后,他成为福克斯王牌节目《福克斯和朋友们》的联合主持人之一。
成为国防部长之后的赫格塞思赫也没少挑起争议。此前,他在社交媒体平台发起投票,希望将美国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而从泄密事件看来,赫格塞思是真的对发起战争丝毫不藏着掖着了。>>详情
舆论场
【无锡马拉松“野鸳鸯”事件,一场全网围观的道德伦理大戏】当公共空间布满镜头,普通人的亲密举动是否需自我审查?反之,在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每个人都可能因为一个不经意的举动成为网络焦点,隐私变得愈发脆弱。这提醒我们,在追求真相的同时,是否应该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权利?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言论自由的边界又在哪里?>>详情
【司马南偷税风波后甩锅,MCN实控人怒怼!谁撒谎了】司马南合作的MCN公司为四月华文(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该公司实控人饶谨表示,司马南拿走了全部收益,MCN公司无法代扣缴纳个税。这样理解的话,MCN根本没能力“代缴税”,司马南把人家当借口,是不是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详情
【人民网:禁用“零添加”,呵护食品安全就该零容忍!】当前很多食品都标榜“零添加”,利用消费者追求“天然”、不喜欢食品添加剂的心理来促销,让消费者心甘情愿为“溢价”买单。实际上,这是一种商业“话术”,也是一种营销噱头,不仅误导消费者,还涉嫌构成欺骗,因为所谓的“零添加”并不属实。>>详情
深读
【10年后200万教师过剩,教育也要过紧日子了】教师扩编3年后,迎来了掉头直下的分流潮。“少子化”的大势之下,不“分流”是不可能的。近日,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团队预测,到2035年,全国小学教师可能过剩150万,初中教师过剩37万。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过剩人数加起来就有将近200万人。200万的过剩教师,是近10年来中国的教师人数增长脱离人口结构变化趋势“疯长”的结果。>>详情
【打工人午休新姿势:抱紧楼下那棵树】“抱树”成了这两年社交媒体经常被讨论的新潮流。城市里的青年在生活的缝隙里通过这种方式缓解焦虑、获得治愈。当人们在抱树时,他们也在拥抱自己。
抱什么树的都有,它可以是路边涂着白漆的行道树,也可以是公园里的景观树,又或者野外的各种林子。有人每天抱一棵树,做成了一支「抱树纪录片」。还有两位博士生为此写了篇论文。>>详情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