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长的“双十一”购物节,今年你买了点啥?
网络时代的一大特点是,不管什么事情热度起来得快,降得也快,要保持热度就要不停地出新出彩。
“双十一”购物节,是人们一年中集中消费的重要节点,其实这些年一直面临着消费环境的变化,挑战和变革从未停过。
打破“深沟高垒”
以往一提到网络购物节,人们首先就想到了便宜二字,为了凑满减,消费者不得不买一些不需要的商品,以致于很多年轻人被奇葩的满减政策惹火了,喊出了“不买立减100%”来抵制套路。
各大电商平台敏锐地觉察到了人们的消费心理变化,今年大家正在逐渐走出片面追求低价竞争的陷阱。价格战少一些,商家就不必为了走量而引导网友为凑满减买一堆没用的东西,“购物节”的整体口碑也就会提高了。
不打价格战,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得不到实惠,今年“双十一”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政府补贴首次入场“加持”。
今年以来,财政部积极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国内各地区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陆续落地,各大电商成为补贴政策的执行平台。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天猫联合品牌再追加60亿补贴,部分家电的价格将降低至6折。今年预售开始的第一个小时,天猫大家电成交同比去年大涨765%。
此外,今年阿里巴巴、腾讯、京东三大平台积极响应,打破支付、物流的壁垒。淘宝支持微信支付,在微信里也可以直接打开淘宝,减少了支付环节中的操作困难,而京东和淘宝天猫的物流系统也互相接通。
这一进步,既能优化网友的消费体验,还破除了网络经济中的“深沟高垒”,使得各种数据、资源更加自由流动,加速网络经济统一市场的形成;使得竞争更为充分,活力进一步增强,有那么点“三通一平”的意思。
积极信号正在增多
“双十一”的变迁背后,其实反映了全社会消费观念和消费环境的深刻变化。广大消费者已经逐渐走出对价低量大的迷恋,而更注重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与之相适应,商家的盈利模式也从走量向提质增效过渡,这本质上是消费理念和商业形态升级的表现。“双十一”不一样了,深层原因是发展方式正在潜移默化改变。
拿这些年最火热的文旅行业举例,各地文旅部门因应消费者的最新需求,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看上去是在“内卷”,其实带动了行业竞争力的整体升维,消费者得到了更好的体验,自然愿意买单。
各大电商平台回应消费者需求,适时淘汰过去被诟病的促销模式,真正让利消费者,这是做长久生意的思路。这一切变化从根本上讲,是我国经济环境、消费服务整体进步的表现,也是中国经济活力的源泉之一。
“双十一”的种种新举措,是中国经济与时俱进,不断自我变革,激发活力的缩影。近期,中国经济中的积极信号越来越多。
就在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近年来力度最大的化债举措: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6万亿元,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从2024年开始,我国将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加上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6万亿元债务限额,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
需要创业还债的企业,如果此时银行能贷给它一笔钱,资金就能周转过来。这10万亿元化债举措就是给地方政府注入的一股活水,使基层运转得以盘活,得以有更多精力和资金用于谋划发展。
市场正泛起涟漪
“化债”这一举措的后劲将陆续发挥出来,我们不妨拭目以待。而此前出台的各项利好政策,正如已默默改变的“双十一”一样,也正在悄然发挥作用。
国庆节前后,人民银行、财政部等部门陆续推出的政策,在市场上泛起涟漪,特别是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也都出现反弹,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
9月沪深股市股票成交量大幅增长32.7%,尤其值得注意的是,9月下旬以来,外资净购入境内股票总体增加,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的意愿进一步增强。11月8日,沪指一度站上3500点,至于这会不会成为股市的“拐点”,则有待进一步观察。
随着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以及多地取消限购等新政出台,人们买房置业的热情也在回温。
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商品房成交量同比增长3.9%,自今年2月份连续8个月下降后,首次实现增长。其中,广州、深圳、南京等城市新房成交量同比增幅超过30%,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增长超过50%。
与以往“金九银十”的规律不同,今年10月份的房地产行情表现要超过9月,2007年以来首次出现这种情况。这是政策落地后发力的结果,市场对于房地产政策的调整给出了积极回应。
此外,作为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今年前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6.02万亿元,同比增长5.2%。中国商业联合会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为51.0%,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高盛、瑞银证券等多家外资机构也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是一扇观察中国经济的窗口,它和很多经济现象一样,随时代的发展,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背后是全社会创新发展的努力。
回首来路,其实中国经济发展之路上一直伴随着各种挑战,但面对困难我们从未妥协和放弃,总是在想方设法提出对策、解决问题,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变,把握住这条主线,就能在百年大变局的浪涌云飞之中立稳脚跟、看清方向。
中国日报网2024-11-13 21:52:18
中国日报网2024-11-13 21:51:54
外交部:中方愿以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为契机,为亚太伙伴创造更多机遇
新华网客户端2024-11-13 21:50:29
专访丨中国持续为亚太区域发展贡献力量——访亚太经合组织工商咨询理事会成员甲森西·巴吞沙
新华网客户端2024-11-13 21:50:06
外国网红看海南 | 意大利美女博主走进“呀诺达” 探索热带雨林奇境
南海网客户端2024-11-13 20:56:53
大陆高校师生受邀赴台参访 国台办:乐见两岸青年常来常往、走近走亲
新华社2024-11-13 20:55:52
新华网2024-11-13 20:55:32
新华网2024-11-13 20:55:12
央视新闻2024-11-13 20:51:58
中国网2024-11-13 20:49:46
中国新闻网2024-11-13 20:48:59
大国外交最前线丨相知无远近——距离17000多公里的 “邻居”和“老乡”
央视新闻2024-11-13 20:48:04
人民网2024-11-13 20:47:41
央视新闻2024-11-13 20:47:18
人民日报客户端2024-11-13 20:41:43
南方都市报2024-11-13 19:47:57
从历史中“走出来”在光影中“活起来”科技赋能探寻中华文明密码
央视网2024-11-13 19:34:31
大家聊人民城市|郑崇选:努力打造人民城市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
文汇2024-11-13 19:34:04
澎湃新闻2024-11-13 19:33:30
暧暧远人村|江西婺源篁岭村:看得见的乡愁 一方山间的“调色盘”惊艳世界
荔枝新闻2024-11-13 19:33:00
向“新”谋变 以“创”攀高——天津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
经济参考报2024-11-13 19:32:11
【央广时评】“双11”当日快递量创新高 “小包裹”映射活力中国
央广网2024-11-13 19:31:47
何以中国·源起良渚丨文化达人话良渚:一条视频看完良渚5000年时间轴
中国蓝新闻2024-11-13 19:30:26
高端访谈丨期待秘中各领域合作更进一步——访秘鲁国会主席爱德华多·萨卢安纳
新华网客户端2024-11-13 19:29:47
“月壤砖”将赴太空!开展太空暴露实验 2025年年底返回地球
央视网2024-11-13 19:29:21
央视网2024-11-13 19:27:27
新华社2024-11-13 19:27:01
新华社2024-11-13 19:26:40
1至10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51亿元 同比增长10.9%
央视新闻2024-11-13 19:26:17
法治日报2024-11-13 19:2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