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朱镕基老领导、“最好的启蒙老师”袁宝华去世

夜读|朱镕基老领导、“最好的启蒙老师”袁宝华去世

5月9日,“政事儿”从中国人民大学宣传部获悉,中国人民大学老校长袁宝华今日逝世,享年103岁。

袁宝华出生于1916年,1985年到1991年间,曾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他曾长期担任我国工业主管部门和国民经济综合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在中共十三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朱镕基曾称袁宝华为他最好的启蒙老师,是他一直努力学习的榜样。

2015年5月,《袁宝华文集》出版发行,该书由朱镕基作序。

在序言中,朱镕基说,“宝华同志是我参加工作后的最早领导,也是我一直努力学习的榜样。1951年夏,我从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东北工业部计划处工作。当时宝华同志担任计划处处长,我刚出校门,不知道如何工作,更不知道如何待人接物,宝华同志就是我最好的启蒙老师。他为人正直,工作勤奋,对人谦和,从不疾言厉色,总是使你感到他对你的信任、肯定和支持,让你敢于大胆地去工作。

当时,出版社举行“袁宝华系列著作出版座谈会”,卸任后很少出席活动的朱镕基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朱镕基对《袁宝华文集》的出版表示祝贺。他回忆了60多年前与袁宝华共事的经历,并称他是自己最好的“启蒙老师”。袁宝华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勤奋严谨的工作态度及其对同事的信任关爱都让他印象深刻。他祝愿进入百岁的宝华同志:寿超期颐,文垂百世!

朱镕基说,“宝华同志在其80年的革命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他的系列著作丰富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理论与教育理论,也是总结历史经验的宝贵文献。”

《袁宝华文集》出版座谈会上,第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出席座谈会并讲话,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王忠禹主持座谈会。

顾秀莲代表在场老同志发言。她说,自己和袁宝华同志一起工作12年,长期受他的指导帮助,深刻感受到宝华同志既是一位好的引路人,又是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好“导师”。宝华同志对党忠诚、敢于担当、待人淳朴、清正廉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典范。她表示,袁宝华系列著作是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我们要认真学习宝华同志的著作,学习他勤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时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何立峰也到场讲话,他表示,袁宝华系列著作全面展现了其在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工业管理、企业管理、教育管理等领域的思想精髓,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艰难曲折的历史进程,对深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认识,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出生于1916年的袁宝华,青年时代就赶上国家剧变的年代。1935年,在北大地质系读书的他参加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在一首《八十述怀》的七律诗中,袁宝华写下了“少壮常怀济民志,垂暮犹存报国心”的诗句。

自1985年到1991年间,袁宝华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据人大官网报道,当时,袁宝华深刻地认识到,人民大学很多学科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现代化建设和经济改革对学校教学科研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新的要求。对此,袁宝华多次提出要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制度,他强调要及时吸收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体系、新的方法和新的研究成果。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突出优势。他指出,科研应该面向实际、针对问题、立足现实,应该注意将科研同我国当前现实的重大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同学科建设、课程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理论问题,使得科研成果能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袁宝华还多次强调要加强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提出要从确定选题、组织力量、研究过程、成果鉴定与发表等环节入手,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同国外学术界的交流和联系,要特别注意组织和调动研究生及高年级学生的科研积极性。

但另一方面,袁宝华时刻不忘人民大学的延安底色,强调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忘记人大的立学之根、丢掉人大的办学之魂。

袁宝华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他多次强调,“教师是建设人类文明的工程师”,“教师是我们国家建设的功臣”,“尊师重教是天经地义的”。他强调“民主办校”的问题,指出“要把人民大学办好”必须“紧紧依靠全体师生员工”,“发挥教工民主管理的作用”。

袁宝华对年轻教师和青年学生格外关心爱护。他说:“要提拔年轻干部。要大胆选拔、启用有才能的年轻人,把他们放到各级领导岗位,给他们锻炼机会,使他们很快成长起来。放到岗位上,就要信任他,放手让他工作,出了事,领导承担责任。当然对青年人既要培养、使用,也要严格要求,培养青年人也包括在学术上奖掖后进。”

每年新学年开学,袁宝华都要举行学生座谈会,请新生谈入学感受,请老生谈暑假回家乡的情况,既沟通了思想,又提供了一个进行思想教育的很好的平台。他大力提倡和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及其他假日,借回乡探亲、学业实习等机会,做社会调查,并亲自为《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社会实践论文集》撰写序言。

2017年9月2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迎接建校八十周年之际,102岁高龄的袁宝华出现在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暨第六届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现场。

袁宝华简历
袁宝华,1916年出生,河南南召人。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1935年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回到家乡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救国运动,1940年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1年到中央组织部工作,1945年赴东北,先后担任中共县委书记和省青委书记等职务。

新中国成立后,袁宝华同志先后担任东北工业部秘书长兼计划处处长,重工业部副局长、局长,冶金工业部副部长,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兼国家物资管理总局局长,物资管理部部长,国家计划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兼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主任,1985年5月至1991年12月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系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的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他是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在中共十三大上当选为第二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50多年来,袁宝华同志一直在国家工业主管部门和国民经济综合部门担任主要负责人,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对中国工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对我国经济工作十分熟悉,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一贯主张,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讲求实效,尤其要重视科学技术在发展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力主经济建设要走出中国自己的新路子。他认为管理科学不能停留在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的圈子内,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要采取“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方针。他是我国管理科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他指出“人的研究是一切管理的核心问题”,“企业家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并提出企业家要坚持进行“十大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清正廉明的企业经营者,要永葆创业青春。

他在担任国家计委常务副主任和再次担任国家经委副主任、主任时,用了八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企业整顿,扩大企业自主权和深入进行企业改革,推动了我国企业改革事业的深入发展。他十分重视职工教育,指出“职工教育是万古长青的事业”。他在兼任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主任的八年间,把提高企业职工素质作为改善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素质的一项战略任务组织实施。他是我国MBA教育的开拓者。他针对美国MBA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中国也要发展技术型的工商管理硕士”。我国的企业改革、职工队伍建设、企业家队伍建设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智慧。

袁宝华同志在长期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在经济建设、物资管理、企业管理、工业管理、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管理干部教育、职工教育和高等教育等方面多有论述,著作颇丰。

相关报道

又一人离世,中顾委委员仅剩4位在世

政知道

原中顾委委员、原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袁宝华2019年5月9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袁宝华被朱镕基称为启蒙老师,而且在2015年5月,很少露面的朱镕基亲自为《袁宝华文集》出面“站台”。 

袁宝华是今年第二位去世的中顾委委员,今年2月,原中顾委委员李锐去世。同时,当前在世的中顾委委员还有4位。

“参加了建设新中国的整个历史过程”

袁宝华1916年出生于河南南阳市南召县,18岁考入北京大学,在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中入党,“七七事变”后曾回到家乡做了三年的地下党工作。1940年后前往延安,在中央组织部工作。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袁宝华前往东北,1949年进入东北工业部任职,主管计划处。从1949年从事经济领域工作开始,一直到1988年他从第一线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他在国家经济部门工作了四十多年。有人说他“参加了建设新中国的整个历史过程”。 

袁宝华这四十多年刚好是建国后最初的四十年,这期间,他曾担任重工业部办公厅主任,冶金部副部长,物资管理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等职务。在这中间,他于1985年5月到1991年11月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同时,他还曾任第十二届中央委员,并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后来,袁宝华还担任了中国企业管理学会会长、中国物资经济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2005年,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推出了“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每年在全国范围内对2到3名在管理创新方面有杰出贡献的企业家授予该奖项。目前,这是中国企业管理的最高奖项。获得该奖项的企业家包括浙江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和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等。 

五个文件揭开了企业改革序幕

袁宝华的国家经委岁月也让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印象深刻。 

1978年10月底,袁宝华率领中国代表团前往日本考察企业管理和质量管理。在访问过程中,代表团分组考察了新日铁君津和八蟠钢铁厂、鹿岛钢厂、三菱电气公司、小松工程机械公司、丰田汽车工业公司、松下电器公司和东芝电气公司等日本代表性的企业。 

袁宝华回忆,在考察间隙,大家讨论最多的问题就是:日本的企业为什么能够搞活?我们的企业为什么存在许多问题?“(大家)都深感我们的企业必须进行改革,要给企业更多的自主权。” 

代表团回国后向国务院领导同志进行汇报时,正式提出了在中国发展商品经济的问题。在汇报时,袁宝华提出:“我们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日本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我们差不多,后来我们两国之间经济的差距越来越大,他们在先进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我们在引进先进技术装备的同时,必须注意同时引进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 

代表团还向国务院提交了《日本工业企业管理考察报告》,“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我们提出的这些建议,都十分关注,高度重视。这个报告后来经余秋里、康世恩同志批示印发下去。这个报告影响是不小的。” 

袁宝华2003年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1979年初,李先念同志找我,提出要国家经委认真研究一下扩大企业自主权问题,我们就要求国家经委研究室搞了一个扩权条例”,“最后形成了扩权十条。” 

“在原来那种管理体制下,企业已经进入死胡同了,财务规定管得太死,管得很不合理。”袁宝华说,“例如冶金部门搞设备大修,财政部门规定大修不许变样,首钢搞高炉易地大修,财政部反对,为此我与财政部吵了一架。”他强调说:“计划经济这一套束缚经济发展,所以要改革”。 

扩权十条建议在1979年4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得到了认可,财政部和经委反复研究,拿出五个扩权文件,后来国务院发布了这五个文件。“企业的改革试点开始了,可以说,扩权让利五个文件揭开了我国企业改革的序幕。”

朱镕基为其文集作序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注意到,2015年5月《袁宝华文集》面世之际,“袁宝华系列著作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在那次活动中,不仅袁宝华本人公开露面,卸任后极少出现的前总理朱镕基也来为袁宝华“站台”。 

在文集的代序言中,朱镕基写到,“宝华同志是我参加工作后的最早领导,也是我一直努力学习的榜样。1951年夏,我从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东北工业部计划处工作。当时宝华同志担任计划处处长,我刚出校门,不知道如何工作,更不知道如何待人接物,宝华同志就是我最好的启蒙老师。他为人正直,工作勤奋,对人谦和,从不疾言厉色,总是使你感到他对你的信任、肯定和支持,让你敢于大胆地去工作”。 

朱镕基表示,袁宝华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勤奋严谨的工作态度及其对同事的信任关爱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祝愿进入百岁的宝华同志:寿超期颐,文垂百世。

目前有4位中顾委委员在世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曾撰文介绍过,从1982到1992年的十年之间,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这个被冠以“顾问”之名的过渡机构,汇集了众多重量级的老干部,曾是革命元老的余温场,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走向。 

中顾委在邓小平的倡议下成立,邓小平任主任。委员总数则达到172人,这172人都大有来头,包括陆定一、粟裕、李维汉等等。 

十年后,即1992年,党的十四大同意不再设立中顾委,这一机构从此成为历史。在这十年历程中,中顾委共产生了两届委员。第一届1982年至1987年共有委员172人,第二届1987年至1992年有委员200人。 

当选中顾委委员有一些要求,比如须具有40年以上的党龄,对党有过较大贡献,有较丰富的领导工作经验,在党内外有较高声望等。

在享受的政治待遇方面,中顾委委员可以列席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中顾委副主任可以列席政治局全体会议,甚至中顾委常委在某些情况下也有列席政治局全体会议的资格。 

每位中顾委委员辞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都会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其中中顾委常委的悼念规格自然是最高的。2015年7月,最后一名中顾委常委张劲夫辞世时,7位常委曾到八宝山送别。 

据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统计,袁宝华是今年第二位去世的中顾委委员,今年2月,原中顾委委员李锐去世。同时,当前在世的中顾委委员还有4位,分别是万海峰(1920年生,原成都军区政委)、苏毅然(1918年生,山东省委原书记)、李力安(1920年生,黑龙江省委原书记)、焦若愚(1915年生,北京市原市长)。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