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会的时候该谁付钱?希拉里这么说……

作者:边驿卒

2016-04-22 第348期

希拉里·克林顿曾经在问答节目中回答过一个“世界性难题”:约会的时候谁付钱比较好?希拉里回答的非常“微妙”,从这个回答中我们也可以一窥她的政治哲学。gtsuxing@163.com

克林顿在和希拉里约会时居然不买单

希拉里·克林顿曾经在问答节目中回答过一个“世界性难题”:约会的时候谁付钱比较好?希拉里回答的非常“微妙”,从这个回答中我们也可以一窥她的政治哲学。

问:作为一个女权主义者约会的时候好困扰啊。你认为情侣们需要在约会的时候AA吗?

希拉里:我认为对于这个啊,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记得很多年前出来约会时我也会AA的,我看现在也有很多年轻人这么干。在不太正式的约会、或者是很多人出来聚会的时候,大家平摊费用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你也需要考虑下和你约会的那个人的感受。如果那个人很在意这件事,(比如有的人只是在关系刚刚开始时AA、有的人在约会时无论如何总是只有一个人买单)那么你就要好好的考虑下该如何买单了。所以我认为“谁来买单”这个问题并没有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答案,还是要因势导利、因地制宜。

克林顿和希拉里年轻时候

希拉里这个回答简直就是典型的“希拉里式金句”,说了一大堆,什么都没有说,但是你又不能说她说错了。

约会谁来买单是世界性的难题,随随便便就能列举出很多相互之间矛盾的教条:“纯爷们儿总是买单!”“你应该为自己买单!”“谁约的谁买单!”,不一而足。

有些教条看起来比别的更有道理(AA现在很流行),不过AA也有自己的问题。如果总是平摊约会费用,你怎么去处理收入上的差距造成的不公平,特别是在异性恋的关系上,女性更容易“吃亏”(女性的平均收入要低于男性)。如果是谁主动约谁买单,你又怎么去衡量在男女关系中显而易见的普遍规律:男性更加主动,造成不平衡结果。

所以希拉里并没有简单的为有缺陷的AA制背书,而是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种答案来终结这个问题。

 

希拉里和桑德斯

从希拉里的约会观一窥希拉里主义

从希拉里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她在2016大选中的策略。希拉里的对手桑德斯坚信普遍主义。他对于医疗问题的答案是给予每个人免费医疗,他对大学教育问题的答案是让每个大学免费招生。既不减税,也不考虑经济承受能力,桑德斯简单的通过大锅饭来解决问题。

而希拉里的主张正好相反,她对于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问题规划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希拉里不搞免费的大学教育,她希望构建一个基于偿还大学贷款的问责制度来提高大学生的毕业率和收入。这个政策不会惠及每一个公众,不过对于那些20多岁背着贷款又在挂科率很高的专业读书的大学生来说,希拉里的政策还是很有帮助的。

希拉里在医疗问题上的策略也是一样的。她不主张搞全民医保,而是主张对那些需要自掏腰包花掉大笔费用的群体实施减税政策。希拉里还要扩张公共医疗补助,但这计划也不是让每个人受益,而是对特定的贫困对象予以补助。

事实上人们很容易就可以总结出一大堆希拉里“因地制宜”的金句:

我认为约会的时候谁来买单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认为大学补助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认为增加医疗开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认为对于富人增加税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认为通过武力改变政权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希腊拉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义的优劣

大锅饭主义的优点狠明显,免费医疗、免费教育、人人受益。而公众也更容易理解这个政策。这不单单能在选举中赢得选票,这也是非常优秀的政策,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受益。

而分层多级的医疗制度太过复杂,公众难以理解,这会使得该政策的推广者们陷入与公众的苦战之中。相反简单的社会保障非常容易被人们接受和理解。

再回头看看希拉里关于谁该买单的回答,作为一个政客,她希望在做决策前去权衡那些重要的、典型性的案例。她不是那种甩下一个原则,不考虑在各种情况下的适用性就强行推广政策的人。

当然,有人会质疑希拉里这种细致的思考在总统大选中究竟有多大用。毕竟美国总统有数量庞大的智囊团队,这些琐碎的细节需要一个总统候选人去操心吗?

节译自VOX

凤凰网版权稿件,转载请联系zhiban@ifeng.com

凤凰网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