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提出的碳强度减排目标表示赞赏,但呼吁将其纳入国际协议进行核查,并暗示中国并非美国气候援助首选国家
黄山 发自哥本哈根
12月9日,作为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主会场的贝拉中心(Bella Centre),因为重量级美国环保官员的到来,而吸引了众多的眼球。
美国气候变化特使斯特恩
首先现身的是美国环保署(EPA)署长丽莎?杰克逊(Lisa Jackson),然后就是刚下飞机就匆忙赶来出席美国代表团当天发布会的美国气候变化特使斯特恩(Todd Stern)。
穿着标志性蓝色衬衣的斯特恩,略带疲惫,姿态却仍然强势。
在谈及中国最近提出的到2020年比2005年降低碳强度40%-45%的自愿性减排目标时,他首先表示赞赏。但随后话锋一转,指出一些主要排放国自愿减排的措施,必须置于国际整体减排框架下,“必须是国际协议的一部分”。
言外之意,美国要求中国等主要发展中经济体的减排行动,需要得到国际的核查,应是有约束力的。显然,这样的要求挑战了发展中国家的底线。
之前,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已经反复强调,中国提出的碳强度减排目标,只是对内的自愿性目标,并非强制性的国际承诺,因此不会接受任何国际核查。
此外,斯特恩还表示,虽然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还无法跟美国相比,“但排放就是排放,未来20年中国将占发展中国家新增排放量的50%。”斯特恩略带严肃地表示。
谈到此前关于哥本哈根峰会可能由于分歧严重而无法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文件的悲观预测,斯特恩明确指出,“美国从一开始就希望会议能达成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美国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一份只有政治上约束力的文件。”
而在回答中国这样拥有大量经常性项目盈余的发展中国家,是否有资格获得来自发达国家的减排资助问题时,斯特恩指出,援助资金、特别是适应资金,将主要用于帮助更贫困的国家,“中国肯定不是第一批获得来自美国公共气候资金的候选国。”
相对斯特恩对整体谈判进程的关注,EPA的杰克逊则更关心自奥巴马总统上台以来美国在节能减排的努力。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本周一(12月7日)EPA根据《清洁空气法案》的授权,在参议院未通过国内授权法案的前提下,宣布将通过行政命令实现国内减排目标。EPA是以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六种气体危害人体健康为由,宣布采取措施来遏制这些气体的排放。
之前,美国最高法院在2007年曾裁定,EPA有权用这部法案来设定减排目标,前提是证明温室气体对公众健康和福祉的确造成了危害。
当被问及行政法规与可能的减排法案的关系时,杰克逊强调,“我们仍然需要一份全面的、覆盖经济各个层面的环境法案。”
12月8日,被问到EPA的新规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波尔(Yvo de Boer)曾表示,用行政手段而非法律的方式实现减排,效率更低、成本更高。因此,他仍然希望美国参议院,能尽快通过众议院批准的《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或者类似的节能减排议案。■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黄山
编辑:
谭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