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14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刊登文化大学政治研究所教授杨泰顺的文章说,在国民党赢得压倒性的“立委”胜选后,不少人担心,在两个月后的“大选”中,泛绿选民可能因失败的悲情而更为凝聚,而泛蓝选民却会因胜选而松懈,造成不利于选举的“钟摆效应”。此一担忧,乍听似乎有理,但却经不起事实的检证。
文章写道,国民党的选举罩门,传统上便在于其历史的包袱与所谓的“中国情结”,而这两项议题,经过这次“立委”选战的试炼,似乎已获得相当程度的化解。选前民进党大打“去蒋牌”,企图激发民众对旧威权统治的记忆,但无论选前民调或选后结果皆证明,民进党非但未因此获利,反而由于操作过当而被反噬。政党票上“中国国民党”的正式称号虽曾让党内忧心忡忡,深怕“中国”两字会使得本土选票流失,因而曾有改名之议,但最后超过五成的政党票证明,选民对“中国”的排斥其实没有民进党宣扬的激烈。
在“党产公投”的文宣中,民进党声称如果能取回党产,小学生将可享有免费营养午餐,显然企图将历史回忆与现实利益结合。但尽管如此,此一“公投案”也仅能得到二成六选民的回响。此一讯息透露,选民更在乎的,已不是历史的旧帐或空虚的承诺,而是施政成绩的比较,就此而言民进党似乎提不出具有说服力的论述。
文章表示,如果说“本土与中国”,“民主与威权”是钟摆的两端,那当“中国的迷障”与“威权的余孽”已不被选民认同时,钟摆便根本失去了回摆的动力。过去,“清廉与金权”曾是钟摆的两端,但民进党执政的八年,却自己拆卸了这个对比的吸引力;而“制衡防腐”也曾是民进党赖以坐大的号召,但当深绿的诉求使制衡变成两极冲突时,选民已被迫选择“安定”而非“制衡”。缺乏可信的诉求与鲜明的对比,钟摆如何回荡?
文章说,掌控四分之三“立法院”议席的泛蓝,未来在推动政策上已无阻力;甚至一如陈水扁所言,就算民进党未来当选“总统”,如果拒绝配合“立法院”也可能面临被罢免的威胁。此一现实,擅于观察风向的岛内外政经势力,必然早已了然于胸。故而,在政治局势提前明朗的情况下,岛内外资金应已开始布局未来的两岸题材,而政治捐献也会出现西瓜效应偏向马营。当产业景气因资金行情而转趋乐观,且压宝风险又大幅降低下,国民党必是最大的获利者。谢长廷或许会尝试返回中道,但这只会强化泛绿选民的疑虑,且决战前两月的重大改变,更是兵家之大忌。换言之,“立委”选战的大胜不仅不会造成钟摆效应,反而更有可能形成“游行花车效应”:当各方人士看到游行花车如此壮丽,无不希望加入以分享荣耀。
文章指出,不能不忧心的是,当十五年前“立法院”悬殊的政党比例重现,民进党会不会再回当年暴力抗衡旧路线?尤其,当民进党意识到问鼎二00八大位的希望已十分渺茫,为了以小博大蓄积二0一二再战的实力与题材,“立法院”的乱象势必被再度复制。故而,笔者深切期待,国民党应善用其当前的席次优势与民意期待,建立问政纪律与议事效率。
编辑:
解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