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视角看民进党大陆政策动向
2010年03月03日 07:02台海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台海网3月2日讯 《中国评论》月刊二月号登出特约撰述赵景刚的专文《观察民进党大陆政策动向的六个视角》。作者提出:“‘大讨论、小调整、无转型’,是民进党大陆政策动向的基本特征。可以从六个方面认识这一判断:民进党的生存空间,县市长选举出现的结果,民进党内部权力格局,可供选择的方向或着力点,党主席蔡英文个人特质,民进党的政党性格。大陆必须在推动两岸和平发展过程中展现更高的政治艺术。”文章内容如下:

民进党现行大陆政策是什么?转型可能性有多大?往什么方向转?通过什么方式转?前景如何?会对两岸关系有何影响?这些是我们思考民进党大陆政策动向时必须理清的基本问题,而本文讨论的六个方面,是决定民进党大陆政策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的主要因素,正确认识它们,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问题实质。

民进党的生存空间

1、从政党政治的一般规律来看

“清廉、勤政、爱乡土”所体现的基本政治价值,仍是台湾主流社会所认可和向往的,也是很长时期民进党标榜并产生巨大号召力的“政党品牌”。只是民进党自身引发不良社会观感的诸多政治实践,尤其执政八年以扁案为代表的贪腐问题,可以说几乎“砸了民进党的牌子”。

说民进党有“价值危机”,未免言过其实;在政治论述和策略上对陈水扁弊案等带来的负面影响做一定的技术处理,民进党恢复、巩固甚至扩大支持还是有可能的。

而且,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在奉行“不统不独不武”路线的国民党执政、两岸和平发展势头良好、“三通”给台湾带来实惠的大背景下,岛内“统独”民意分布仍未有实质性改观,甚至“仇中”“反中”情绪还有所恶化、支持“台独”的人不减反增。个中缘由,值得玩味;是经济政治关系的一般理论不适用于两岸关系,还是因时间较短没有显现,理论工作者有必要做出细致缜密的深刻论证和判断。

3、从国民党执政“失误”来看

公共政策和大陆政策,是台湾政治密不可分的两大主轴,二者相互影响,任何一项处理不当,都有可能引发执政危机,从而波及两岸关系。

公共政策方面,以最近的“八八水灾”风波为例,马英九团队堪称“拙劣”的做法和作风,招致民进党痛骂,连国民党内部也不乏批评者。如果后续救援工作无法予以弥补,而且本身做得不好却又不能以平常心态、尤其从“讲政治”的高度回应民怨,它势必恶化成执政的硬伤,被对手抓住机会当作拉高选情、扭转颓势的重要着力点。国民党在近几次“立委”补选中接连失利,与执政业绩不佳有很大关系。

公共事务处理不力,国民党的执政能力遭受质疑;一旦民进党别有用心地将其与两岸关系联系起来,国民党大陆政策的正当性自然会受到冲击。事实上民进党也是这样做的,这次便将马团队救灾不力归咎于“只知向中国卖台求荣”。

如今吴敦义走上一线,获得如潮好评,但诸如党产、腐败等问题根深蒂固,涉及政党及官僚体系的结构性矛盾,不会因吴敦义不凡的个人能力便迎刃而解。而且客观地讲,除大陆政策较具前瞻性外,诸如公共事务、权力制约等方面,与民进党比起来,国民党并没有任何压倒性优势,难免为民进党留下操作空间。

国民党大陆政策方面,民进党寻找议题也并非难事。

例如:

当前国民党在公共权力资源占据方面算是“绝对执政”。民进党于是借题发挥,打着“民主”旗号质疑马当局决策模式的合法性,要求参与、监督。

两岸正常的交流交往顺应历史潮流、符合主流民意,但也难免对部分人的利益造成冲击。关于两岸经济交流,我们所接触的信息,绝大多数是其对台湾、对两岸关系之积极影响的正面肯定。但事实上,在市场经济元素的作用下,两岸经济交流难免对岛内个别领域、个别群体形成一定冲击。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应当予以强烈谴责的是,民进党将此问题扩大化、政治化,别有用心地无视两岸关系主流,更刻意漠视、歪曲中国大陆为照顾台湾利益所做出的巨大牺牲。

两岸政治关系来之不易的积极变化,给经济交流带来耳目一新的生机与活力,但如何使其“惠及”普通百姓,而非仅仅商家巨贾,是我们必须着力思考的重要问题,否则,民进党的民粹式动员必然大有市场。

两岸关系层多面广、错综复杂,互动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负面现象,多年来民进党早已习惯于将极个别事例无限放大,进行有损两岸关系健康发展的片面解读,如大陆游客赵根大涂鸦风波。

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日新月异的进步,但在深刻转型期,包括道德失范在内的诸多社会问题无疑对自身形象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2008年毒奶粉事件。民进党无视中国大陆社会主流,紧盯、夸大个别负面现象,助长部分台湾人的狭隘优越感,为两岸正常往来制造心理障碍。

可见,国民党执政“失误”使民进党“有机可乘”。其实,退一步讲,就算中国大陆、两岸关系“完美无缺”,铁了心搞“台独”的民进党也会无中生有、“没事找事”地制造议题,像邀请达赖、热比娅访台等事端,都会给两岸关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上述与大陆政策密切相关又不完全属于大陆政策范畴的三个方面,为民进党提供了较大生存空间;在大陆政策明明走进死胡同、社会舆论批评、内部检讨不断的情况下,它仍旧“有恃无恐”地固执己见,这是根本原因。

县市长选举的结果

民进党在2008年“总统”、“立委”选举中接连遭受重创,客观上反映了主流民意对其执政能力、大陆政策的否定。但是,一年多来,民进党并没有以党的名义从大陆政策角度作深刻反思,反而将失败归因于国民党的“团结”、“手腕”、大陆的“打压”等。既然没有认定问题出在大陆政策上,因选举考量而调整大陆政策的紧迫感显然会大大降低。

历史上,选举压力曾促成民进党转型,如1998年台北市长选举和第四届“立委”选举受挫,促使民进党反思其“台独”党纲并于1999年5月通过《台湾前途决议文》,成为2000年取代国民党上台执政的关键因素之一。此次县市长选举结果也会对民进党大陆政策动向产生一定影响。之后,民进党调整大陆政策的紧迫感便相应降低。因为部分代表性人物会形成这样的认知:即使不调整大陆政策,仍旧可以打赢选战,何必费力不讨好地冒险?

当然,未来民进党会就大陆政策展开讨论。讨论是必然的,也是民进党历次转型的必要步骤。2009年8月2日,蔡英文就明确表示,民进党将展开“深刻、大规模的中国政策讨论”。的确,关于民进党大陆政策是否转型、调整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深深困扰着这位党主席,也影响着民进党的社会形象和战斗力。通过讨论,即使难有实质突破,把问题展现出来,也可以凝聚共识;不管讨论结果如何--调整,还是不调整,讨论可以使思路清晰、方向明确;可以回击质疑,为自己的理念政策提供强有力舆论支持,获取宝贵的合法性。

至于讨论什么,从理论上讲,彻底的讨论应当包括思维方式、理论基础、政策主张、行为方式等。经讨论达成的“共识”,既要做到对选民有号召力,也对党员有说服力、约束力,是一项难度巨大的工作,考验着民进党决策层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解文娟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