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乡村就业人数变化(2002年至2006年度)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国城镇、乡村居民住房条件变化(1980年度至2006年度)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本报电 (记者袁新文)“上学买书不交费,住校还补生活费;独生子女双女户,人到六十有补助。”山西省壶关县小逢善村农民对惠民政策有着这样的切身感受。近年来,党和政府关心百姓冷暖,关注民生事业,一系列好政策让百姓如沐春风。
社会和谐,民生为本。如何为13亿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及相应的保障体系,在世界上没有先例。
近年来,我国朝着全民享有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目标稳步前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市社区卫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织密了医疗卫生保健的“网底”。如今,看病能报销的农民在全国已有7.2亿人。截至今年6月30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占全国农业人口的82.83%。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达到2429个,占总数的84.87%,计划2008年基本覆盖全国所有县(市、区)。目前,我国居民的期望寿命已接近73岁。
我国社会保障网络不断延伸。2.4亿城镇非从业居民的医疗保障正在获得制度安排,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比2002年增加4595万、7581万和6584万。国家连年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使4200多万企业退休人员受益。2002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均615元,今年达到963元。从2008年至2010年,国家将再连续3年上调养老金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均将超过1200元。
为解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国家将教育资源向农村教育、困难学生和职业教育倾斜,将目前财政收入增长量的70%用于义务教育。2006年在西部地区率先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统计显示:西部地区以及中部试点地区实施改革以来,约5200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免除了学杂费,约3400万名贫困家庭学生领到了免费教科书,780万名家庭贫困寄宿学生领到了生活补助。我国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从2002年的91.2%上升到去年的96%。自今年秋季开学起,我国实施新的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政策,每年国家用于助学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和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将达500亿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共财政安排助学经费数量最多、力度最大的一次。
从2003年开始,就业率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促进就业再就业,控制城镇登记失业率,被列为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目标。社会就业总量不断扩大,就业结构逐步优化,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4.3%以内。到今年底,全国80%以上零就业困难家庭的就业问题将得到解决,城镇新增就业人口有望突破12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