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前总统苏哈托传奇人生
2008年01月27日 15:28人民日报 】 【打印

▲苏哈托是世界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民选总统。他曾为印尼带来长期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

▲印尼有关部门表示,只要苏哈托及其亲属在1999年3月1日前,将其财产的55%上缴国库就可免于起诉。

1998年5月21日上午9时许,在雅加达独立宫,执政30多年的印尼铁腕人物苏哈托宣布辞去总统职务。他对着麦克风用缓慢而颤抖的声音说:“我决定在5月21日宣读这封辞职信时,立即辞去印尼共和国总统的职位。”他还请求印尼人民原谅他的错误和缺点。

苏哈托担任印尼总统至今已超过30年,是世界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民选总统。他在执政期间,为印尼带来长期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因而获得印尼“建设之父”的美誉。然而,30年的辉煌毁于一旦,印尼陷入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之中,愤怒的印尼人民将苏哈托赶下了台。

苏哈托一生的兴衰沉浮,充满了传奇色彩。

不幸的童年

由于苏哈托的母亲3度嫁人,村里人都看不起他,经常羞辱他,“苏哈托,你有几个爸爸?”这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伤痛。

但是,他没有因此消沉,而是更加发奋,他只用两年的时间读完小学。升入中学后,因为家境贫困,他被迫辍学,打工糊口。据说,苏哈托一生中最遗憾的事是受教育不多。真正算起来,他只受过有限的几年小学教育。因此,苏哈托一有空就看书,甚至在街上拾到一张报纸,他也会从头到尾认真地看完。

时来运转

军校毕业后,苏哈托成为荷兰殖民政府的士兵,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被提升为上士。1942年,日军入侵印尼后,苏哈托加入了祖国防卫军。1945年日本投降后印尼爆发了8月革命,于8月17日宣告独立,苏哈托重新进入军界。1960年,苏哈托任陆军参谋长第一助理兼陆军总后备兵团司令,5年后,他任陆军战略后备司令,少将军衔。苏哈托在权力的阶梯上不断攀升,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果然,“9·30”事件成了他攀上权力顶峰的契机。

1965年9月30日,以苏加诺总统警卫团三营营长翁东中校为首的一批军官发动了“9·30”运动,解散内阁,设立“革命理事会”,苏哈托随后反击得手,负责恢复治安和秩序。1966年,苏哈托代行总统职权。1968年3月,苏哈托正式当选为印尼共和国总统,从此,印尼进入苏哈托时代。

相关新闻:苏哈托(H.Muhammad Soeharto),印尼第二任总统(1967-1998)。1921年6月6日生于日惹格穆苏村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在村里协助村长,负责管理农田浇灌。童年家境贫困,被寄养在姑妈家。姑父是一名颇有农田知识的人,苏哈托深受其影响。1939年伊斯兰小学毕业后,即在银行打工,负责跑贷款业务。也曾在建筑工地干些粗活。后因生活所迫,到了荷属东印度(印尼)皇家陆军当兵。当上副班长,获上士军衔。二战爆发,被送往万隆陆军总司令部后备部队继续当兵。1942年日本占领印尼,应招在日本警察局里当了一名警察,任小队长。后在日本人的“卫国军”中任中队长。

苏哈托是个虔诚的伊斯兰教徒。根据伊斯兰教法,一个男人可以娶4个妻子,但他只有一个妻子。他的妻子茜蒂·哈蒂娜出身于中爪哇,他们之间的恋爱婚姻充满了浪漫色彩。两人婚后感情甚笃,生活美满,有3子3女。1996年4月,哈蒂娜病逝,苏哈托遭到沉重打击,还一度中风,然而,由于他意志坚强,很快就康复了。

苏哈托的出生地爪哇岛是印尼文化的发源地,当地人都信奉“不惊骇、不惊奇、不骄矜”的三不人生哲学。苏哈托从小受这种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渐渐养成了临危不惧、冷静持重的性格。无论遇到什么难事,他脸上从无畏惧、紧张之色,相反他总是面带笑容,因而有“微笑总统”的雅号。他的夫人哈蒂娜同苏哈托一样爱笑,是印尼的“微笑第一夫人”。

建设发展

苏哈托上台执政的时候,印尼经济非常困难,巨额的财政赤字,高达20多亿美元的外债,持续上升的通货膨胀,使这位行伍出身的总统面临严峻的挑战。

印尼经济振兴从何着手?苏哈托自有章法,他网罗一大批经济学家和专业人才,重用他们,放手让他们发挥作用。他们为苏哈托出谋划策,制定了国家的经济发展计划。苏哈托非常重视国家的建设发展,定期与自己的经济顾问讨论国家的经济形势和经济问题。据说,他每次发表讲话,都要讲经济问题,印尼的主要经济数据他能背出一大堆。

印尼举国上下经过艰苦奋斗,在第一个25年发展规划期间(1969—1994年)取得很大成就,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6%,通货膨胀控制在10%以内,人均国民收入由70美元增加到了650美元。在此期间,印尼的粮食基本上实现了自给,农副产品及一些初加工产品出口明显增长;一些大型工业项目也陆续开工,经济基本上实现了“走出低谷、稳步发展”的奋斗目标。也为后来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苏哈托执政以来,印尼局势一直较稳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他的声望达到颠峰。

被迫下台

1997年7月,东南亚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印尼经济遭到毁灭性打击,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苏哈托30年的辉煌毁于一旦。

作为重灾区的印尼金融市场持续震荡,货币大幅度贬值,失业人数增至1350万,加之旱灾造成粮食减产,食品供应困难,物价飞涨,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贫富悬殊问题日益突出。据印尼一家非政府组织阿卡迪加基金会不久前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说,目前印尼贫穷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比两年前的2250万穷人增加了3.5倍。在经济危机和粮荒的双重打击下,印尼穷人的生活越来越困难,一些人死于饥饿和疾病。印尼人的不满情绪日甚一日,大学校园成为发泄愤怒的突破口,自1998年2月下旬起,几乎每天都有学生举行集会和示威,从雅加达、万隆、泗水和日惹等大城市蔓延到全国许多中小城市,印尼局势急剧动荡,社会矛盾加剧,导致一系列骚乱事件的发生,造成民众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仅在首都雅加达,5月13—15日的3天骚乱中就有499人死亡,3000多座建筑、1000多辆机动车被毁坏。社会各界强烈要求彻底地进行政治、经济、司法改革。他们还认为苏哈托的家族统治是印尼危机的根源,要求苏哈托下台,示威者烧毁苏哈托的模拟像。局势逐渐失控,经济危机最终酿成了政治危机。

政治危机使经济危机加剧,印尼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帮助下拟定的振兴经济的计划成为泡影,外国投资者纷纷放弃购买印尼国营企业股份的计划,金融市场持续剧烈动荡,其中,印尼盾同美元的比价5月19日一度跌至17000盾兑换一美元,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为了挽救危局,在埃及参加15国首脑会议的苏哈托提前一天于5月15日凌晨回国,立即召见了负责安全、宣传和经济工作的主要部长及军方领导人,讨论了当前的局势,宣布接受各界提出的政治、经济和司法改革建议,决定从16日起降低燃油和电力的价格,并免费向市民分发一些生活必需品等等。东南亚媒体认为,苏哈托采取的这些缓和局势的举措为时已晚。

执政的专业集团内部首次发出了反对苏哈托的声音。专业集团是苏哈托的政治大本营,今年(编者注:1998年)3月曾支持苏哈托第七次当选连任总统。专业集团的负责人说,如果苏哈托不愿意下台,“我们就必须强迫他离开”。过去长期支持苏哈托的国会领袖的态度也发生重大变化,5月18日,国会议长哈尔莫科在召开国会领导人会议后发表声明,希望苏哈托为了国家的团结明智地辞职。但印尼军方表示支持苏哈托,反对议长的提议。在随后几天,有关各方经过磋商后,军方领导人改变了原先的立场。执政党、国会、军队都抛弃了苏哈托,苏哈托成了孤家寡人,最后不得不交出总统权柄。

财产遭调查

苏哈托下台后,有关他家族的财产调查清理开始了。这是印尼公众反应最为强烈的问题之一,他们要求将苏哈托的财产充公。

苏哈托当权时,他的亲信党羽飞黄腾达,担任政府和军队中的要职。其子女也沾老子的光,苏哈托的长女哈迪扬蒂曾担任内阁中的社会事务部长,他的4个儿女和一个媳妇都是国会议员。显赫的政治权力为家族谋私利大开方便之门,苏哈托的6名子女是最大的获益者,亲友也发了大财,苏哈托家族控制着印尼的金融业、汽车业、电力、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森林、矿山、新闻媒介和房地产业,印尼几乎每个部门都有苏哈托家族的人。印尼人说,苏哈托家族垄断了印尼的大小生意,控制了印尼的主要经济命脉。有个形象的说法,苏哈托家族打喷嚏,印尼患感冒。

印尼的一些知名人士、律师、企业家已在5月29日成立一个委员会,目的是把有关“因国家财产被侵吞而使人民如此贫困”的各种情况集中起来。利用石油开发牟利的苏哈托家族的各公司也被列入调查名单,人们发现,苏哈托家族控制的120家公司通过与国家石油公司签署承包合同中获利,国营石油公司因而成为苏哈托家族的“摇钱树”。苏哈托的次子班邦和女婿英德拉鲁马纳迫于压力,最近分别辞去了比曼塔拉商业集团的主席和总裁职务,消息传出后,该集团的股价立刻上涨100盾,投资者对此做出肯定的反应。

随着调查的进行,该家族的掠夺资财令人心惊。去年(编者注:1997年)底,苏哈托次子班邦曾强行借属下银行20%以上的贷款注入其公司名下救急,而不管其他企业的死活。数月前,香港百富勤清盘时大曝光,借给印尼的4亿美元贷款中,有2.65亿美元为苏哈托家族的商业集团所侵吞。有人据此认为,如果苏哈托继续执政的话,国际金融机构给印尼应付经济危机的贷款很可能被该家族挪用。

但是,苏哈托家族的人在叫屈。苏哈托的同父异母弟弟普罗博苏特佐说,有关苏哈托家族财产的情况被夸大了,印尼公众错误地指责了苏哈托,他的家族没有贪财,他们愿意接受调查。

普罗博特佐是公司老板。他强调指出,苏哈托一家在大多数合资公司中没有得到多大的财富, 这是由于他们的合伙人都贪得无厌。苏哈托经营的好几家公司已经停业。他把苏哈托说成一个清白无辜的人,很多印尼人对他的说法嗤之以鼻。

他还披露,苏哈托现在经常跑步和打高尔夫球。有人看见苏哈托5月28日在雅加达一个清真寺作祈祷。陪同他祈祷的还有雅加达军区司令沙姆斯丁少将。这是苏哈托辞职后首次在公共场合露面。目击者说,他看上去身体硬朗,情绪也不错。(吴迎春)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吴迎春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