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中国流行阅读史:精神之痒
2008年07月14日 12:00中华读书报 】 【打印

新世纪:功利阅读

进入新世纪,与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身份相适应,新世纪的阅读多向、庞杂、光怪陆离,纷乱繁杂,青春、言情、财经、励志、名人、小资、卡通、网络、魔幻、玄幻、盗墓、穿越、漫画热蹿升,此起彼伏,而在这目迷五色间,我们似又可感受到大众阅读的蓬勃生命力。

“如果说,90年代的大众阅读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那么,进入新世纪之后,文化分层的趋势越来越清楚和明显。每一种类型的阅读都有明晰的阅读圈子,原来那种不考虑消费者需求的文化生产模式已经过时。”陶东风总结。陈晓明将新世纪的阅读概括为,由一元走向多元,由明确走到个体自由选择。如果说,80年代的阅读没有群体,只有主体的话,则90年代阅读群体开始分化,至新世纪开始突出。而在这价值取向多元的大众阅读中,白烨判断,“阅读审美的风尚和风潮就是务实、实用”,国人的阅读与现实形成了特别直接粗糙的联系。

首先,这是一个商业图书爆炸性膨胀的年代,商业文化成为主导文化,企业家取代80年代的哲学家、90年代的文化明星,成为时代的偶像。企业家的传记成为中国梦之一种,广为流行;而中国越来越加入世界大家庭,“告别民族悲情,需要一个中国和世界关系的解释,这种解释是理性的探讨,如《世界是平的》,而非90年代的宣泄性的《中国可以说不》;其次,解释中国,通过商业经济来解释中国,而新世纪的中国作为世界新舞台,也激起了国人对大国的想像,《大国崛起》的流行正是说明了这一点。”张颐武告诉读书报。

再而,市场经济靠个人应对生活,而当下日常生活的复杂性远远甚于80年代,如何应对现实生活的挑战的阅读成为一时之流行。

《孙悟空是个好员工》、《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细节决定成败》、《蓝海战略》、《圈子圈套》等职场书广为流传,一直是白领阶层的主要充电读物,市场的逻辑就是在竞争中胜出,在就业压力下,增加有用性保持竞争力,成为流行阅读主要目的之一。至今仍然畅销不衰的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很多人就认为这本“讲史书”更大程度上像是一本职场宝典。

在压力陡增的现实生活中,通过阅读来慰藉心灵,释放压力,也成为流行阅读的风向,如畿米的“都市温情绘本”系列市场大热,抚慰都市人孤独易感的心灵,于丹的论语系列,正是指导人们在市场的压力下寻找心灵的快乐,张颐武将其称之为心灵的“及物”。

近几年来,流行阅读领域似乎也迎来了一股传统文化的复归,书店里各种各样的庄子、老子、孔子,作为精神动物的人,即使生活在物质当下,也仍然需要精神家园的归宿。陶东风认为传统文化热是国人寻找精神家园归宿的一条现实的路,同时又与消费文化间有“很奇怪的合谋”,有经济的杠杆在里面。

而魔幻、玄幻、盗墓、穿越、漫画热等大众阅读,正是为现代人舒缓、释放精神压力和工作压力,提供出口。值得注意的是,至90年代后期互联网崛起以来,流行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带有网络或者网络游戏的影子。“流行文学从网络转场,带有明显的游戏色彩。全然架空历史的想像写作,人物随意进入文本,犹如在游戏中扮演一个角色,成为这类作品的特点。”白烨告诉读书报。与此同时,现代人更关心个人身体的健康,身心健康类书籍热卖,背景是医疗费用的飙升。估计电视里每播放一个因病返贫的故事,书店里就可能多卖出一本《登上健康快车》和《人体使用手册》;每个病人,一走出医院的大门就有冲动去买一本《求医不如求己》。2003年的非典妄图恐吓国人改变饮食习惯、居住环境与生活方式,客观上起到了普及健康教育的作用。同时,新世纪成了80后年轻人文化主导的社会。“韩寒、郭敬明等一批青春写手的崛起是进入新世纪以后的重大文化现象。”陶东风认为。一种全新的青春心理体验、没有历史负重感的写作,取代了原来的社会现实描写。青少年阅读群体壮大,同时因为中国经济的发展,青少年也具备相应购买力,并有强烈表达群体愿望的诉求,支持了这样一个写作群体。综上所述,流行文化(消费文化)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汹涌的文化潮流,功利阅读成为最主要的阅读动力。究其原因,“再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观念了,社会一方面是功利的,功利的价值观念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功利的价值其实是无价值,就是实用;另外,文化信仰观念越来越淡薄,关于身体、消费、欲望的满足成为普遍的准则,诚然,焦虑紧张的生活也需要快感阅读去宣泄、缓解。”陈晓明告诉读书报。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陈香   编辑: 严彬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