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至14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新华社的报道说,胡锦涛此行是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加强党的建设进行调查研究。此间,胡锦涛做了一番引起海内外广为关注的讲话。他说,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不能亏待。这被视作对干部选用标准的特别重申。 |
4月11日至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到宁夏回族自治区考察工作。
4月11日至14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胡锦涛先后考察了中卫、固原、吴忠、银川等地。这不是一次轻松的旅行,这个地区干旱少雨,沙漠肆虐,生态极为脆弱,人们生活艰苦。新华社报道说,胡锦涛多次顶着风沙,走荒漠,登沙丘,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发展大计。
中卫有一种独特的旱作农业模式:给沙土压上砂石,然后种上耐寒的枣树和西瓜,既可以减少蒸发量、保持墑情、减少扬沙,又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听着当地干部的介绍,看着压砂地里赶种枣树、点西瓜籽的村民们,胡锦涛大步朝他们走去。
胡锦涛拿过一把铁锹,挥锹给一棵枣树培土。看到一群妇女正在压砂地里点西瓜籽,胡锦涛走近她们,仔细察看这种特别的种植方式。之后,他拿起一把小铁铲,蹲下身子,在地里刨出一个小坑,用筷子夹起一颗发芽的西瓜籽点进坑中,小心培上土,然后罩上用来保湿、保温的小塑料杯。
此间,胡锦涛做了一番引起海内外广为关注的讲话。他说,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不能亏待。
“格外关注”、“多加留意”、“不能亏待”,直白而简洁,迅速被外界概括为“三句话”或者“三原则”。时值地方党委换届中期,十七大召开在即,胡锦涛在西部边远地区说的这三句话,被视作对干部选用标准的特别重申。
别让基层干部寒了心
2006年下半年以来,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集中换届,所涉官员用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的表述——“数以十万计”。截至2006年底,全国已有14个省份完成了党委换届,此外,剩下的17个省份的换届工作将在今年上半年全部完成。
之后,今年下半年将迎来“今年头等大事”——中共十七大的召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官员选拔无疑是当下我国政治生活中最牵动各方神经的一件事情。
在叶笃初看来,截至目前,此次换届总体是比较成功的。当然,其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中共中央组织部1月31日透露:全国各地共查处换届期间的违规违纪案件121起,处理有关责任人192人,纠正了对613人的违规任用规定。
有人形象地概括了“换届病”的种种表现,其中一种便是“钻营”——自认换届是机会,四处活动,“跑关系”、求人情,以谋一个更高更好的职位。这种情况与腐败相结合,便形成了一种不良的风气——一些能说会道,善于钻营的官员获得了提拔,而另外一些埋头苦干的官员却升迁无望。
接到记者的采访电话,身在西藏讲课的中央党校教授蔡霞语气激动,“总书记的‘三句话’是有针对性的”。
在她看来,这种针对性包含诸多方面,首先,“三句话”暗含以前存在的在少数人中选人、在眼前人中选人,不能把真正干实事的人提拔上来的现象。
“第二,越是在条件艰苦的地方,官员付出的也越多,这批官员如果长期得不到提拔,干着干着就寒心了。”蔡霞本人一开始就在江苏基层工作,接触过很多基层干部,“这是我几十年的一个深刻体会”。
胡锦涛的“三句话”发表之后,就有网友发表评论细述基层干部的处境:“基层是个筐,指标是个缸,什么都要装,干部不好当”。基层干部不好当,主要表现有三:一是基层干部常受“夹板气”,还要承担大量突击性任务,“来的都有文件,下的都是指标”。特别是一些地方将招商引资与干部的提升和工资挂钩,成了最让人头疼的事。没钱咋办?自个垫了工资不算,还得四处筹款。一到过年,有的基层干部就忙着躲债,看见借条心发慌,听说要钱腿发软。
这篇评论接着说,不少基层干部默默无闻,在一个地方一个岗位一干就是一辈子,领导信任,群众认可,可就是每次提拔都擦肩而过,被“忽略不计”。有的人年轻时就进入了“后备人才库”,可十多年过去了,还是原地不动,人才库成了“冷库”。这一切无疑挫伤了一部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
这位网友总结,胡锦涛的“三句话”“温暖了基层干部的心”。
叶笃初注意到胡锦涛在白芨滩林场考察的一张照片,照片中,胡锦涛拿着两株沙漠植物与当地治沙群众进行交谈。
“白芨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微寒,微苦,是治病的。”叶笃初特别查了一下白芨这种植物的性状,“总书记的这一番话正如白芨一样,良药苦口,语重心长”。